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滚动播报

返乡幸福大巴为爱启程,惠及5000名来穗建设者

发布时间:2019-01-22 20:34: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通讯员:南粤通 蔡宁 报道)春运首日,情满旅途春运便民服务的公益正能量已然引爆!1月21日,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中国交通报社、智慧客运产业联盟的指导下,由广东中运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新天威交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9年春运送外来务工人员回家过年公益活动在广州天河汽车客运站温情举行。此次活动以“情满旅途·平安返乡” “情暖心中·运爱回家”为主题,开行幸福大巴服务专车,助力在穗务工人员平安返乡过年,将惠及5000名外来务工人员及家人。
  
  此次公益便民活动引起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共青团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张志华,中国交通报社副社长、智慧客运产业联盟理事长庄长波,广东省道路运输事务中心副主任姚莉英,广州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李益平主任,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吴阳平,天河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林晓生副调研员等领导共同参加了发车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庄长波、姚莉英等活动有关单位领导及嘉宾致辞,为现场来穗务工人员送上新春祝福,并亲切慰问来穗务工人员。张志华副书记为现场返乡工人赠送了返乡汽车票,主办方还为务工人员提供高额出行保障,为每位乘客精心准备了爱心餐包、饮料、食品礼包、春联等新年赠礼。此外,更有文艺表演将现场年味气氛进一步推向高潮。随着有关领导共同启动发车,15辆幸福大巴将陆续从天河汽车客运站发往梅州、汕头、潮州、阳江、湛江等地,护送来穗务工人员平安返乡。
  
  提到春运,来穗务工李元杰坦言:“临近春运,作为一名普通工人,在一年的奋斗、劳作后,我们渴望返乡与家人团聚,但是春运一票难求。买票难,上车更难。有幸参加这次活动,获得免费乘车的机会,我即将乘坐回家的幸福大巴,踏上春节返乡的旅途,和亲人、朋友团聚,内心喜悦难以言表。”今年 38 岁的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广州的建筑工地上已经工作了十多年,由于工作原因,一年只能回一次家, 现在可以通过爱心大巴直达返乡和亲人团聚,感到非常高兴。
  
  见证着2019“情满旅途 平安返乡”活动如期顺利开展,庄长波副社长谈到,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开展以“用心服务,情暖春运回家路”为主题的“情满旅途”活动,围绕旅客换乘衔接、购票、务工人员返乡、志愿服务等社会最关注的问题,提供让旅客出行更舒心,让旅客购票更省心,让旅客候车乘车更暖心,让旅客回家更安心,让驾车出行更顺心,让务工人员返乡更放心,让志愿服务更贴心等“七心”服务。
  
  姚莉英副主任表示,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社会各界爱心力量,已经连续6年成功开展“情满旅途”春运便民服务,累积让数十万外来务工人员在春运期间,享受到包括公铁联程联运及幸福大巴直达返乡等温情服务体验。姚莉英强调,省交通运输厅将以安全为第一要义,严格落实交通运输生产安全监管工作,发动社会各界切实做好“高效春运、平安春运、智慧春运、温馨春运”服务工作。在道路旅客服务板块,省交通运输厅将指导广东南粤通客运联网中心有限公司,进一步做“广东联网售票”平台服务保畅工作,并实现“广东联网售票”服务与“粤省事”小程序打通服务链条,让广大群众乐享智慧出行带来的便捷,为大家的春运出行加速,方便外来务工人员购得返工回程车票。
  
  公益之火得以兴旺,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热心参与。活动现场,各部门领导为广东中运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新天威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南粤通客运联网中心有限公司、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等单位授予“情暖心中·运爱回家”2019年春节公益活动“慈善公益·爱心单位”荣誉牌匾,以表彰和鼓励爱心企业继续发挥社会作用,发扬勇担公益践行者和传播者的主人翁意识。
  
  作为活动主办方代表,广东中运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清枝董事长感言,作为一家集新媒体、新零售、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物联为一体的智慧客运场景运营商,中运传媒有机会在上级有关单位的指导下,联合各单位共同主办此次活动,感到十分荣幸,对活动有关单位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张清枝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中运传媒将与各单位帮助更多来粤务工群体,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也呼吁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们参与慈善事业当中。
  
  1月21日下午17时许,发车首日15辆幸福大巴均已平安抵达目的地。未来几日,幸福大巴服务将继续夯实安全之基,营造舒心旅程,不负使命,为爱出发。
  
  爱通乡路,路暖人心。连续七年的情满旅途春运便民活动已成为广东春运工作的一个标杆和广为人知的品牌。在各部门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带领爱心企业逐步将试点便民服务打造为常态化惠民工程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力量将汇聚成流,为疏通交通网络、温暖旅途体验、创新便民形式投注资源,献计献策。相信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将大步流星,群众在交通上的体验感、获得感和喜悦感也将进一步得到升华。
 

责任编辑:丁龙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