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杨大镇)我以茶叙的方式,先后叙聊了转业军官文汉鼎在省广电厅任副厅长期间,处理外事工作的两桩趣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及较大反响。最近,又有很多人问,哪他在内政方面做得如何呢?能否也给聊点这方面的趣事?
要说他在抓内政方面的事,真还有聊的呢。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吧。
当年,文汉鼎转业到省广播电视厅,两脚踏进办公大楼,在那间并不气派的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电视台的个别主官,就在公开场合抱怨:怎么又派个大兵来领导我们?……其实,这不是个别人的看法和言论,在广电这个特殊行业部门,却有一些人看不起转业军官,认为兵哥哥只会玩枪,不懂影视艺术。由于这类看法在作怪,文汉鼎上任一年了,只分工给他管一个处——保卫处。看来,这个合适兵哥哥的工作能力。文汉鼎想,管一个处就一个处吧,还乐得清闲。
可是没过多久,厅里一桩桩棘手的事,却要文汉鼎这个兵哥哥冲在前了。那是在一次厅长办公会上,研究决定调整厅机关办公室,一些处室办公室拥挤不堪,一些处室又多占办公室,这个事,老厅长曾为此甩过三次帽子都未解决。后来,薛泽高厅长来后,决定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棘手的事要谁出面督导落实呢?薛厅长的眼睛自然落到管事少的文汉鼎身上:说文汉鼎是军人出身,有指挥能力,就由文副厅长负责落实此项工作。文汉鼎是个说一不二的人,既然你厅长将得罪人的事让他冲锋在前,他就会像战时冲锋一样,勇往直前。他首先详细调查各科室的职能、职员,并作出调整方案。他要求多占办公室的部门在五天内搬空、调整到位。方案一经公布,有人嘲笑:说老厅长砸了三次帽子都没办成的事,他一个老转能行吗?
文汉鼎遇到的第一难题就是保卫处,需要腾出两间办公室。
保卫处张副处长找到文汉鼎,他们拒绝腾出办公室,还说全处11人都骂你了,话还很难听!
文汉鼎笑笑说,难听的话,无非这么几种!
张副处长不吱声,文汉鼎坚定地说:“你回去传达,全处人都可以骂我,捡最难听的话骂,给你们一个月时间骂,一个月不够三个月,三个月不够半年,但是,办公室必须按时腾空,打扫干净。”张副处长先是惊讶,然后吱唔道:“既然办公室必须腾空让出,那骂你管什么用嘛?不传达了。”
文汉鼎严肃地要求,必须传达,一人不漏!……
由于文汉鼎态度坚决,指挥果断,使机关办公室的调整工作顺利完成。这件事干得漂亮,省委宣传部还派专人来了解,总结广电厅转变机关作风的经验。
文汉鼎颇有感触地说:“刘晓庆曾经说过,做女人难,做名人的女人更难。其实转业干部也一样,做转业军官难,做有作为的转业军官更难!”
经历这件事后,厅里的麻烦事落到文汉鼎头上也多了,全厅21个处级单位,文汉鼎分管了九个。
广圆饭店的职工,经常十多人,二十多人来找薛厅长,要求解决两件事,一是涨工资,二是转为广电厅正式职工,否则,就要去拦省委书记的车。
薛厅长理论水平很高,耐心地给他们讲道理,说省委书记大事很多,不能干扰他!
那些职工根本不听,我们是农民,这两件事就是我们的大事!
弄得薛厅长无法办公,在党组会上薛厅长说,这事只有老文去处理了。
文汉鼎说:“我不是推诿,你管人事处,广圆饭店属人事处,我手伸长了不妥!”
薛厅长只好说,那就委托你了。
文汉鼎只要领命,他就会设法完成。他带领有关处长来到广圆饭店,一群职工围着他喊叫:“我们生是广电厅的人,死是广电厅的鬼,我们要涨工资!”文汉鼎面对此情,大吼一声:“我也是农民,但我是讲道理的农民!一听这话,喊叫的职工顿时安静下来。文汉鼎要求其中的五个党员分别谈,其他职工派两位代表来谈。文汉鼎耐心地听取了饭店五个党员的意见,又听取了职工代表的意见,文汉鼎当即现场办公:问计财处长,每月每人涨50元工资,厅财政是否能承受?方处长说可以,也应该涨了。又问人事处长,转为正式职工是否可行?人事处长当即向上作了汇报。
情况调查清楚,有了解决方案,他当即召开广圆饭店职工大会。文汉鼎深切地说:“经过研究,决定每人每月涨50元工资;你们当年支持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广播电视厅的建设,被征用了土地,所以提出人是广电人,死是广电鬼,这说明你们热爱广电事业。农民没了土地,不解决后顾之忧咋办?但是,要转为正式职工厅里无权,怎么办?我们如实写报告上报省人事厅,请求他们下指标解决!”
文汉鼎话音刚落,响起一片掌声。
文汉鼎又幽默地说:“至于你们要拦省委书记的车,我担心万一刹车失灵,压死了,咋整?广电人也做不成了,那不成了孤魂野鬼?!”
全场哄堂大笑!众人七嘴八舌:现在鬼才想去拦车!
不到三小时,事情圆满解决。
在一次厅党组会长,薛厅长感慨地说:“老文处理棘手问题,确有过人之处。”
这就是文汉鼎处理内政的二三事,你们觉得还有点意思吗?如果仍感兴趣,再听下回分解。
(军旅作家:杨大镇)
相关链接:
中国报道网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国务院新闻办、中央直属对外宣传机构中国外文局主管、中央数字化转型十家示范单位之一的《中国报道》杂志社的唯一官方网站。媒体使命:“对外宣传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诵读中国】是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诞生的栏目,旨在宣传和鼓励人们以诵读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歌颂美好生活,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培育时代新人。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