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庭纠纷时有发生,给家庭成员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
今天,我们要呈现给您的是人民法庭“枫桥经验”画卷上法官巧解“子虚乌有20万”赡养心结的新“枫”景!
第一章#“薛定谔”的遗产
邓奶奶的丈夫已去世多年,膝下两个儿子与三个女儿,五年前,大儿子逝世,邓奶奶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而今的赡养纠纷,竟也源起于此,原来,邓奶奶的三个女儿坚信,大哥离世前留下了20万元,而此款项的存折就在二哥手上,该笔遗产用于母亲的赡养合情合理、天经地义。
二哥却大呼冤枉,三个妹妹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予以证实,且坚决要求二哥拿出该20万元后,再协商母亲的赡养事实,案件调解被迫终止。
第二章#“震耳欲聋”的逃避
管村法庭了解到此情况后,为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决定在邓奶奶经常居住地的村民委员会,通过巡回审理、公开开庭的方式审理该案。村社干部、司法所干警到场旁听。
法庭了解到,三个女儿常年在外务工,邓奶奶一直居住在二哥家,由儿媳妇照顾,加之大哥去世时留下传闻中的“遗产”,导致各方矛盾激化,邓奶奶的赡养事宜,几经村社、司法所调解均未果,邓奶奶无奈将四名子女诉至法庭,要求跟随四名子女轮流居住生活。
庭上,邓奶奶声泪俱下地控诉儿女们又互相推诿阋墙,三个女儿坚持要求二哥拿出20万元遗产,不同意母亲跟随她们轮流居住,原本照顾着邓奶奶生活起居的二哥媳妇突然大哭起来并离开庭审现场,扬言再也不管邓奶奶,三个女儿的声音充斥在狭小的空间内。
“到底有没有证据证实大哥留下了遗产?”
“如果大哥没有留下遗产,是不是没有今天的纷争?”
“难道大哥留下了遗产,你们年老的母亲,就不需要你们照顾了吗?”法官忍不住在庭上问道。
四名子女哑口无言,紧接着,法官耐心释明,即使大哥去世时留下遗产,也应当另案处理,并不影响本案四名子女对母亲的赡养义务。
第三章#“离而复返”的亲情
庭审结束,已中午十二点半,管村法庭一行准备离开,四名子女却再次爆发激烈争吵,法官却细致地关注到庭审时气愤离席的二哥媳妇,在法庭干警的劝说下又离而复返了。
法官凭借丰富的办案经验,敏锐捕捉到本案,进一步调解的可能性,法官再次来到三个女儿之间和她们交流,司法所干警也加入调解。
最终,在法官、司法所干警的劝说下,老人和四名子女握手言和——由老人跟随儿子生活、四子女每月支付300元生活费给老人、老人的医疗费由四名子女平均承担。三姐妹当场向老人支付当月的生活费300元。
第四章#和合之美
这一调解结果既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又彰显了法庭在解决家庭纠纷中的积极作用。通过巡回法庭的审理,不仅使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得到妥善解决,还弘扬了尊老爱幼、家庭和睦的传统美德。
从古至今,孝道一直是家庭伦理的核心,子女孝敬父母是一种道德责任,家庭纠纷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化解矛盾,实现家庭和睦。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达川区法院将秉持“如我在诉”情怀,坚守为民初心,依法能动履职,以“家”为本,以“和”为律,坚持柔性司法、调判促和的根本理念,用心用情做优家事审判,让“小家”和睦,让“大家”和谐,全力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