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点30分,洪雅县城的街道还未完全苏醒。文化街与修文路交叉口,一抹荧光绿的身影已笔直伫立。她利落地挥动手臂,指挥着早高峰前的车流,偶尔还叮嘱骑电动车的学生戴好头盔。
这是周洁工作的第17个年头,也是她第6205个早高峰执勤日。“站在这儿,心里才踏实。”她笑着说,大大的眼睛弯成了月牙,仿佛清晨的第一缕阳光。
周洁,女,汉族,1986年11月出生,2008年参加工作,现为洪雅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城区中队的一名辅警。
马路是战场,哨音是战歌
2008年,22岁的周洁穿上警服时,洪雅县机动车保有量不足3万辆,如今,这个数字已突破10万大关。站在时代变迁的潮头,她用脚步丈量城市脉络,将每个路口的特点刻入记忆:实验小学门口的斑马线总有小跑的孩子,妇幼保健院前常有临时停靠的车辆,汇金天地周末的共享单车会“溢”上机动车道……
今年过年的那场无人机表演,成为许多司机难忘的记忆。下午4点,周洁与同事们就赶到了现场,寒风配合着江风,让行走在安保现场疏导交通的她冻得说不出话来。当人流高峰涌来时,她已在寒风中站了3小时,虽然手脚冰凉,但她指挥手势却依然刚劲有力。“那天她像打了鸡血,在车流中来回穿梭,看见她就知道路不会堵。”货运司机老张回忆道。
数据记录着她的战果:2023年协助查处1240起违法案件,平均每天与3.4个交通隐患“短兵相接”。更难得的是,她摸索出“三分钟疏导法”——通过预判车流方向、提前分流,将拥堵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今这套方法已在全县推广,高峰期平均通行效率提升40%。
铁面与柔肠的平衡
“周警官较真起来像块钢板,暖心时又像邻家大姐。”这是社区居民对她的评价。去年夏天整治电动车违规加装雨棚,摊主老李拒不配合,周洁顶着烈日连去7天,从安全案例讲到家庭责任,最后老李主动拆棚:“再硬的心也被你‘晒’化了。”
在实验小学门前,她有个特别的称呼——“交警妈妈”。在每年春、秋季的“开学第一课”上,孩子们围着她学交通手势,她将安全知识编成儿歌:“红灯停,绿灯行,黄灯请你慢点停。”去年儿童节,五年级学生王浩在作文里写道:“周阿姨的手套磨破了,但她的笑容比信号灯还明亮。”
翻开她的执勤日志,温情故事密密麻麻:帮迷路的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找到家人,为抛锚的孕妇车辆充当“人肉警示牌”,甚至自费购买反光贴送给晚自习学生。服务站的便民箱里,常备着她自制的《洪雅旅游交通指南》,标注着每个景点的停车秘籍。
与时俱进的马路学堂
走进周洁的办公室,书架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被翻得卷边,旁边摆着《新媒体传播实务》和《青少年心理学》。“以前举着小喇叭宣传,现在得琢磨短视频怎么拍。”她展示手机里的作品:改编热门歌曲的交通安全MV、用本地话演绎的普法情景剧,最高播放量超过50万。
每周三晚上,交警大队会议室总亮着灯。作为培训讲师,她将17年经验提炼成《交通疏导十大场景应对》,用沙盘推演教学。新入职的民警贾御率感慨:“她能够听发动机声音识别改装车,简直是行走的教科书。”
面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升级,这位“老交警”展现出惊人的学习力。去年全县交警系统大比武,37岁的她和90后同场竞技,在事故现场处置环节夺得第二名。问及秘诀,她指着太阳穴:“这里装着洪雅每条路的3D地图。”
“有人问天天站马路烦不烦?”她整理着反光背心上的褶皱,“你看这车水马龙平安流淌,就是最美的风景。”远处,华灯初上,无数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而她,是星河里永恒的航标。
笔者采访手记:在跟访周洁的三天里,我数不清她说了多少句“注意安全”,记不清她扶过多少位老人。这个把马路当家的女人,用十七年光阴写下最朴素的誓言:路畅,人安。当问及荣誉,她指着胸前的警号:“这就是我的勋章。”
此刻,我忽然懂得,所谓平安,不过是无数个“周洁”在你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地方,把平凡站成了永恒。(邱毅)
责任编辑:盛学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