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

千年梨云酿诗韵    川渝共绘丹林春——四川省泸州市第十九届酒城诗会暨第十一届梨花诗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5-03-25 12:31: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三月的丹林镇,十万梨树披雪裳。3月23日,在《威风锣鼓》激越的鼓点中,"梨花诗韵,春满丹林"双诗会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十一载的文化盛宴,不仅延续着“中国酒城”的诗意基因,更以川渝协同发展的新气象,在长江经济带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梨花体”。

诗会现场,四川省泸州市作家协会成员与来自川渝五地的百余位诗人,共同见证着这场诗与花的对话。当泸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辛春艳宣布开幕时,无人机掠过梨园,撒下漫天花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在场诗人们纷纷举镜定格。

“我们正用诗歌的温度,煨热乡村振兴的蓝图。”辛春艳的致辞,道出了这场诗会的深层价值。“梨花诗会立足新时代,紧扣时代脉搏,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和打造诗文交流窗口和平台为目标,为泸州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辛春艳说:“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泸州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泸州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

在丹林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副镇长先友平看来,千年梨园已化作文化振兴的试验田。这个曾以“四季繁花小镇”为愿景的川南小镇,将农耕文明的诗意基因解码重组——樱花谷的落英与诗会的平仄共振,梨树下的采风与康养旅游同频。数据显示,诗会带动的文旅消费连续三年增长超30%,“以文塑旅”的丹林模式初见成效。

 

在现场,不仅有古琴配乐古体诗朗诵《渔家傲·丹林春景》,汉服舞蹈《礼仪之邦》的表演,配乐现代诗朗诵《梨花的信使》《梨花辞》的动情诵读,以及表演唱《梨花又开放》,特别是古琴配乐古体诗朗诵《七律·美丽丹林》、配乐现代诗朗诵《丹林春笺》,让现场萦绕诗与春天的喜悦,令掌声经久不息。

活动现场诗意盎然,主办方还对荣获泸州市第十九届酒城诗会暨第十一届梨花诗会现代诗、古体诗的32名获奖作者进行了颁奖。其中,现代诗、古体诗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优秀奖各10名。与会诗人和众多诗歌爱好者共赏梨花美景,品味梨花诗韵,以诗会友,用诗歌描绘丹林镇梨花村春天的韵味与生机。

“这不仅是地理意义的联动,更是巴蜀文化基因的双向激活。”泸州市文联副主席、泸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杨雪对第十九届酒城诗会暨第十一届梨花诗会隆重举行表示祝贺。“每一届梨花诗会的成功举办,都赋予了梨花诗会新的内涵。”杨雪表示,泸州作协工作人员应将历届诗会获奖诗歌作品结集,实现成果转化和文化输出,同时以文化、旅游为载体,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持续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的融合,凸显文化旅游价值,“还可作为川南文旅伴手礼走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千家万户。”杨雪说。

站在这次双会的时间节点回望,梨花诗会已从单纯的文化雅集,演进为撬动区域发展的支点。当诗歌与樱花经济、梨园康养、非遗研学深度融合,泸州市作家协会与丹林镇正书写着新时代的"归去来辞"——让文化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让每一片飘落的梨花瓣都化作乡村振兴的韵脚。(董洪良、岳东、李定林)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