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四川省内江市中区白马镇中心校困难学生主动申请资助率不足30%,家长对资助政策知晓率仅为10%,帮扶形式主要为发钱。如今,通过“数据比对+入户核查”双轨并行,资助覆盖率提升至100%;“自行申报+援助申报+特殊代办+上门代办”服务让家长满意度达99%;“资金+物资+成长导师”模式更让85%受助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这组数据的跨越,源自我们学校三个关键突破。
学校构建了“数据比对+入户核查”双轨并行机制,打破传统依赖学生主动申报的模式。
数据比对主要通过是“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而得,主要是核对脱贫户、低保、孤儿、残疾等13类特殊群体学生。入户核查主要是组织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入户家访,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实际情况。通过数据比对、家访验证等方式,精准识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动态管理受助学生信息台账,每学期更新一次,推动资助工作规范化、可持续化。五年时间资助覆盖率从不足28.3%提升至100%,真正做到了由“人找政策”转为“政策找人”,提高了资助的精准度。
白马镇中心校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家里老年人居多,申请资助有难度。为解决家长操作难、跑腿烦的难题,学校推行“自行申报+援助申报+特殊代办+上门代办”等多通道服务破解。
资助线上申请已便利化,年轻人操作一般都没问题。针对留守老人、残障家庭等特殊家庭,学校采用线下兜底服务,由老师或家长志愿者指导协助申请或上门代办申请。对于13类特殊群体学生就通过“学校特殊人群”导入系统申报,确保应助尽助。家长政策知晓率从10%提升至98%,服务满意度达99%。
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现已升级为“资金+物资+成长导师”三维帮扶模式,实现经济、物质保障与精神培育并重。
对受助学生的帮扶不仅从财政补贴发放生活补助,还积极争取社会慈善机构如教育基金会等发放资助资金。不仅学校资助发放学习用品(书包、文具、书籍等)提供物质援助,还提供“课后帮扶”,免费提供课后服务,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压力。 不仅如此,学校还为每名受助学生配备了成长导师,结对帮扶,在学习辅导、心理疏导、生活关怀等方面提供持续帮扶,解决成长难题。据统计学校85%受助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通过以上措施,白马镇中心校实现了从物质经济解困到成长赋能的全方位帮扶,确保了受助学生不因家庭困难失学,同时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从被动申请到主动发现,从单一流程到多线协同,从物质经济解困到精神赋能。资助工作的意义在于让每个孩子都敢于说出“我有一个梦想”。以后,白马镇中心校将继续以精准为基、以温度为魂、以成长为帆,与万千家庭携手,共同书写更多“逆风飞翔”的故事。”(谢继英)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