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渠县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仅用3天时间就成功执结了一起标的额达150余万元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既保障胜诉企业合法权益,又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添生动实践。
审判速览:诚信结算涉企纠纷高效化解
2025年3月,申请人达州某贸易公司与被执行人四川某商贸公司因买卖合同纠纷诉至法院。经通知,双方当即到庭,提供合同履行全部证据,并友好协商核对账务。法院组织消除了误解,生效调解确定:四川某商贸公司向达州某贸易公司支付货款及违约金共计150余万元。
诉讼过程中达州某贸易公司申请保全了被执行人公司账户,冻结资金足以覆盖全部债权。民事调解书生效后,四川某商贸公司愿意按照调解书确定的履行义务,但申请人达州某贸易公司担心解除冻结产生执行风险,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纪实:诚信配合72小时高效执结
3月26日执行立案后,执行局迅速启用涉企案件执行“绿色通道”,“一案一策”制定执行方案,力求以最优路径、最快速度执行完毕,实现“双赢”。
依托信息化查询系统,该案2小时即完成对被执行人全网财产查询,锁定被执行人仅有已保全账户资金可供足额执行且无其他查控信息。
立案当天下午,承办法官即组织双方企业负责人到场核实情况、善意沟通,搭建互信对话平台。
法官耐心释法:“法院审判执行,既要在个案中保障申请人胜诉权益的兑现,也要依法保障被执行人企业合法权益,以纠纷化解促进企业诚信守法经营,引导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本案被执行人在诉讼中配合账务计算并迅速达成和解,在执行中愿意诚信履行,申请人权益有充分保障,因此法院倡导合理分担诉讼费、执行费并及时屏蔽被执行人信息对诚信行为予以鼓励。
3月27日,执行团队驱车前往400公里外的邛崃市完成资金划转、账户解冻,案件当天以执行完毕结案,被执行人企业信用及时有效恢复。
“没想到三天时间就拿到了执行款,更没想到法官还帮助两家公司修复了合作关系!”达州某贸易公司负责人感慨道。执行结束后,法官主动延伸服务,促进双方修复破裂的贸易合作关系。
四川某商贸公司负责人表示:“法院的善意文明执行,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影响,这笔执行款交得心服口服!”
新闻多一点:“诚信共建”构筑惠企营商生态圈
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企业既是市场活力的源泉,也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渠县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始终秉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司法为民为根本,以高效执行作保障,以司法温情显担当。
聚焦优质服务:搭建护企平台,让企业感受“触手可及”的正义
“过去,企业打官司最头疼的就是流程繁琐、周期长。现在县综合治理中心有了‘民营经济服务专窗’,多元解纷到审判执行,全程都有专人对接,效率提高了不止一倍!”某公司负责人张某对渠县法院进驻中心、优化服务感慨万千。为破解民营企业“维权难、维权慢”问题,渠县法院审判、执行环境均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实行“优先立案、优先调解、优先执行”机制。企业可通过线上“移动微法院”或服务中心窗口提交材料,针对买卖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等高频问题,法院“诉调结合”“要素式审判”,通过标准化表格引导企业快速提交证据,案件审理周期极大缩短,让企业“少跑腿、快解纷”。
聚焦高效执行:打好“刚柔兼济组合拳”,加速兑现胜诉权益
为破解重点案件“执行难”,渠县法院充分依托“党委领导、法院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执行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涉企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对恶意逃避的被执行人负责人、法定代表人等实施精准惩戒,形成强大震慑。对企业配合执行、生产经济基本正常的坚持“柔性执行”,在保障债权人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冲击,保障诚信经营。
聚焦善意执行:传递“有温度”的法治关怀
涉企案件往往涉及劳动者保护及基本民生,法院坚持守护好劳动者“钱袋子”,建立“快立快审快执”机制,对经济困难的当事人依法救助,护航企业“爬坡过坎”。对暂时经营困难,且愿意诚信履行的企业暂缓采取强制措施,根据进度收取执行费用,助力企业稳住经营生产。秉持“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建设者”的理念,渠县法院“宕渠法芽宣讲团”,深入企业、社区、行业协会开展“法治暖企行”活动,通过模拟法庭、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普及生产经营、合同风险防范等法律知识,构建司法裁判与营商环境优化的良性互动生态圈。(郭远乐)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