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烈日,走进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一处坡地上,只见枝叶繁茂的桃树上,浅红色的桃子挂满枝头。“这还没有完全成熟。”摆弄着沉甸甸的树枝,眉山市双双凤凰李水果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双均乐呵呵告诉笔者,“这是我自己培育栽种的‘文君桃’品系,其实在南充市蓬安县那边与人合伙种的1000余亩‘文君桃’,迄至7月上旬就采收完了,总产量达到400万斤,按股份我获纯利160万元。因为眉山这边的气候等原因,所以‘文君桃’成熟相应会推迟一些。”
今年57岁的李双均介绍,他作为高级农艺师,早年在西昌农科所一万亩农场任总技师,专职从事水果新品种的开发研究和技术指导,后因农科所改组等原因,他便返回家乡自主创业。从种植李子起步,在眉山市东坡区修文镇岳营村流转荒坡地85亩,既大片种植自己培育的“凤凰李”新品种,又潜心研究开发桃子新品种不放松。尤其是2018年,他打探到河南省郑州市果树研究所有一种不知名的桃子新品种,便引进树枝条与自己培育的实生苗进行嫁接,试栽成功后经人指点取名“文君桃”,并形成早、中、晚三个品系,由此开始大量种植,产出效果很是不错。
该品种桃子具有果型较大、半浅红色、含糖量高、脆甜可口以及产量高、耐储存等优势特点。因此,一面市就很紧俏,难满足消费需求。
为迅速扩大种植规模,从2019年初开始,李双均依托眉山东坡这边的果树基地,邀约其他三个股东合伙,到南充市蓬安县的新园乡,共同成片流转荒山坡土1000余亩,一举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在当地政府各级的全力支持和投入下,整理土地、修通道路、整塘蓄水、购置机械、铺设管网……配套完善所有基础设施,把1000余亩的“文君桃”全部栽满。
桃园从2021年开始试果,加上科学管理有方,产量连年数倍增长。由初投产年的20万斤增长到2024年的500余万斤,引来省内外数十个商贩竞相收购,平均每斤售价3.1元,最高每斤售价4元,共实现销售收入1550万元,除开肥料、药剂、管护、人工等系列开支,净获纯利500余万元。“由于我占股东的股份大些,当年分红利达到200万元。”李双均坦言,“今年由于受前期干旱等气候条件影响,虽然桃子总产量只有400万斤,但我仍获利分红160万元,还是赚得还盆满钵满。”
引业主带动,兴一方产业。李双均说,“如今在我们合伙经营的1000亩桃园,不仅为当地40多名村民提供了常年性务工岗位,另外还有吸纳一两百人投入季节性临时务工,总计每年发出的务工工资就有15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周边村群众种植‘文君桃’一万多亩,共同走上农旅融合发展的新兴产业之路,让当地广大农村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现在果园周边的富裕户比比皆是。”(陶广汉 刘矜)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