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

四川省宣汉县人民法院巧解“高铁结” 多方共赢促和谐

发布时间:2025-07-22 11:21: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作为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的“八纵八横”高铁网络关键节点,西渝高铁横贯大巴山腹地,是连接京津冀、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通道,对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西部大开发建设、巩固秦巴山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在2023年10月,西渝高铁康渝段的施工现场发生了一场意外。

38万!赔偿僵局如何破

来自贵州的龚师傅不幸从隧道口约4米高的木架上坠落摔伤,被诊断为胸椎压缩性骨折并肋骨骨折,构成八级伤残。虽然得到了及时救治,但后续的赔偿却成了难题。龚师傅要求38万元赔偿,施工方则认为数额偏高。双方争执不下,眼看矛盾要升级影响工程进度,最终于2025年6月诉至宣汉县法院。

背靠背!法官巧搭沟通桥

这起涉及外地务工人员与重点工程的纠纷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矛盾,甚至可能影响高铁项目建设进度。

案件审理过程中,承办法官张法官敏锐地发现,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没有太大争议,矛盾的“死结”就在赔偿金上。如何解开?张法官采取了“背靠背”调解模式:

——对龚师傅:耐心倾听他的难处和诉求,一笔笔算清医疗费、误工费、后续康复费,让他看到希望。“外乡人打工不容易,法律会给你撑腰!”

——对施工方:理解企业怕高额赔偿影响工程的担忧,“企业要守信发展,但也得理解工人的不易啊!”张法官积极引导他们换位思考,了解赔偿标准,明确应负的法律责任。

握手和!民工解忧企松绑

法理清晰了,情绪缓和了,张法官却未止步于此。了解到龚师傅家庭的特殊困难后,他提出 “法定赔偿+人文关怀”方案 ——施工方除支付法定赔偿外,主动承担诉讼费并加快支付节奏!这一方案既坚守法律底线,又传递司法温情。在张法官的努力下,僵局终于打破,双方握手言和:施工方在一个月内支付龚师傅包括伤残补助、误工费等在内的赔偿金共25万元,并承担诉讼费。

这个结果,让龚师傅感叹:“没想到法院调解这么贴心周到!”也让施工方负责人松了口气:“法院的调解既依法依规,又体谅企业,我们更能安心抓建设、保进度了!”

这起案件的圆满解决,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服务大局、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下一步,宣汉县法院将坚持专业审判与柔性调解“双管齐下”,始终在法、理、情之间寻找最优解,力求既为劳动者撑起权益“保护伞”,又为重点工程按下“快进键”,让法治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孙华建)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