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省绵竹市交出脱贫攻坚务实答卷

发布时间:2019-11-13 18:34:4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初冬时节,穿行在四川省绵竹市的田野乡间,处处涌动着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热潮,一项项创新举措有效实施,一个个扶贫项目落地生根,一户户困难群众创收脱贫……

绵竹市始终保持“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决心,“目标不变,靶心不散”的定力,“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干劲,合力镌刻出一幅幅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时代画卷。

精准扶贫之于绵竹,不仅仅是一项工作,而是全局和战略;不是权宜之计,更是民生之首、发展之要、赶超之策。

绵竹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创新体制机制,集中精力、尽锐出战,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战。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

坚持“一个专门班子、一个责任书、一个作战图、一个督查通报机制、一个考核机制”的工作制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方法,严格打表、挂图作战。市级领导直接联系全市20个农业乡镇脱贫攻坚工作,乡镇由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长直接分管,市级部门由“一把手”亲自分管,各行政村由村支部书记全面负责,市、镇、村层层签订脱贫目标责任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

健全精准帮扶机制

强化“五个一”、“三个一”驻村帮扶工作,不断优化帮扶力量,落实县级领导包片,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派遣第一书记151人,建立驻村工作队6个、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1个、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20个。全市3400余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构建起自上而下、左右联动帮扶体系,实现帮扶力量、帮扶培训和帮扶信息公开“三个全覆盖”。

健全政策保障机制

出台了《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绵竹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等指导性文件,绘制出绵竹脱贫攻坚“总作战图”。制订分年度扶贫专项方案,建立《绵竹市脱贫攻坚项目库(2018年-2020年)》,从年度目标、实施对象、重点工作、资金筹措等方面,明确了具体的帮扶规划、帮扶措施,定期汇总实施进度,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形成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成立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优化调整帮扶力量,增派市级机关干部,整合社会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各级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开展结对帮扶联系工作,形成责任共同体。

发展特色产业

华胜农业入驻九龙镇,发展猕猴桃规模化种植,积极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该公司探索推进“金融扶贫+入股分红”模式,吸纳白玉村当地贫困户入股,年底保底分红户均2000元,贫困人群年人均增收2300元。扶贫先扶志,让贫困户实现“造血式”收入是脱贫的根本所在。

绵竹市依托北京银谷玫瑰、华胜猕猴桃、富王粮油等55家农业大户、1040个农民专合社、131个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6.45万亩,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7个。

推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党支部+专合社+贫困户”等模式,以反租倒包、吸纳就业、折股量化等方式,有效打通贫困户与农业大户、专合社、村集体经济的利益联结,让贫困户实现“租金收入+务工收入+超产分成+二次返利”等多重收益,带动贫困户310人,年人均增收1500元。对有生产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通过到户项目发展小型种养殖产业,开展农业技术巡回服务,通过集中培训、走访式分散培训、一对一技术指导等方式,提升贫困户农业生产管理水平,每户每年增收1000元以上。

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产品销售、旅游观光车经营、农家乐经营为景区沿线贫困户创业谋业、拓宽增收渠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组织星级农家乐、农业专合社与本村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定点收购贫困户畜禽、鸡蛋、蔬菜等农副产品,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800余元。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年画绘制、刺绣等劳动技能专项培训。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安排、鼓励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参与到环卫保洁、旅游厕所管护等村景建设工作中。

聚焦民生福祉

齐天镇浦柳村的付道金和妻子都是残疾人,自从被纳入精准扶贫户后,低保兜底、残疾人补贴等各项政策让他家生活有了保障,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也越来越好。“全靠党的政策好,我们一家的日子才有了奔头。”付道金说。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会少。”

绵竹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

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狠抓政策创新和制度落实,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进一步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网。

建立卫生扶贫救助基金,严格落实“先诊疗后结算”“十免四补助”“两保三救助三基金”等医疗救助政策,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保证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县域内就医住院治疗和慢性病门诊支持治疗个人支付占比控制在10%以内。组建104支健康扶贫工作队,实行家庭医生“3+2+X”组合式签约服务模式,提供上门访视、健康体检、逐级转诊、政策巡讲等服务,实现优质医疗下沉。

落实“控辍保学”责任,建立教育扶贫救助基金,将贫困学生优先纳入“一补”资助范围,按照“最高档、全覆盖”的要求,及时发放补助金、助学金和生活补贴,全市所有贫困学生无辍学情况。

改善贫困户基础设施,加快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内道路、沟渠、电网、通信等配套设施。摸清贫困户需求,实施改厨、改厕、改水等贫困户“五改三建”项目,改善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自来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

凝心聚力,战胜贫困

绵竹交出了一份务实答卷

2018年底,绵竹市通过省级验收已实现现行标准下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当前,全市上下正全力做好脱贫后续巩固提升,不断巩固脱贫成效,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

责任编辑:郝桂锋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