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近年来,在四川省绵竹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绵竹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创建“平安校园”的工作目标,以加强“三防”建设为重点,充分利用各种活动载体,着力健全安防体系,多部门共同协作,提升学校安全防范能力,为全市教育发展撑起一片晴朗的天空。
完善“三防”建设
为校园系上“平安符”
11月13日上午,南轩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会上,学生们正在参加趣味比赛,观战家长、老师一边呐喊助威一边捧腹大笑……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副校长罗庆正在学校巡逻检查安全的忙碌身影。作为主管校园安全的负责人,如何全方位保证校园安全是他一直惦记着的事。
罗庆介绍,为了让安全工作基础更扎实,南轩小学不仅强化学校内保管理,落实门卫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进出人员查证、登记制度,还在校内人员出入高峰时段,组成由领导带班、教师值日值班的联防模式,做到安全隐患早发现、早处理,学校与家长实现了学生的“无缝交接”。
我们从绵竹市教育局获悉,近年来,绵竹市大力推进“警校共建”、“家校共育”、“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市教育局与公安、城管、文化、卫生、消防、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派驻205名专职保安到各个学校。
还在全市各校建立了以保安、教师、家长和志愿者为主体的护校队伍,开展义务护学和志愿劝导活动,实现了日常护导、安全巡视常态化,全方位提升了校园安全系数。
体验式安全教育
为师生构筑安全网
11月9日上午9时40分,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遵道学校的平静,教学楼上的千余名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到操场,集合、整队、报告现场指挥员……原来,当天该校正在进行消防应急演练。
“如遇火灾,处在着火层的学生应率先撤离,随后是处在着火层上层的学生,最后才是着火层下层的学生撤离。”该校四年级学生刘锐说起消防安全疏散常识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学校每周都有安全教育课,同学们会在课堂上通过自编、自演的方式灵活学习安全知识,掌握防护技能。
要织好校园安全防护网,还需内外兼修,加强安全教育。
近年来,绵竹市教育局创新安全教育思路,切实做好安全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安全教育模式常态化。各学校利用防灾减灾宣传周、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教育日等特殊节点开展安全教育;充分利用校讯通、宣传板报、班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安全知识;聘请消防、法院、医院等单位定期为学生举办消防、法制教育和救护专题讲座,组织现场模拟演练,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注重家校合作,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形成安全合力,共同为学生构筑安全防护网。
构建防控体系
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曾经,新市学校校门口每到上下学时间,家长们乱停乱放,严重影响学生出入安全。
现在,到了放学时,一排防撞升降柱依次升起,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有序走出校门,站在固定位置等待家长,现场一派井然有序。
如今,走进绵竹市每一所校园,警务室里“一键式”报警系统、防刺背心、盾牌、防暴叉等装备一应俱全;校园内各个角落设置了监控摄像头;校门口增设了防撞墩或升降柱遏制乱停乱放;饭堂里处处张贴着食品安全管理规则;过道上则是每月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栏……
“如果仅仅写在纸上,并不复杂,但要延伸落实到校园内外每个角落、每个学生,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任何时候都不能懈怠。”市教育局局长刘强直言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重要性。为补齐短板,提高学校安全防范能力,目前,我市各中小学校已全面实现学校封闭式管理100%、专职保安配备达标100%、校园视频监控联网100%。
近年来,绵竹市投入大量财政资金专门在全市各所学校的重点领域、学校围墙及周边安装监控摄像头,对校园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视频监控接入市教育局监控平台,还与市公安局天网平台联网,所有校园完成“一键报警”装置、硬质防冲撞设施的安装。
同时,绵竹市各中小学完成了阳光食堂工程,并实现学生食堂4D管理,全面保证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全方位改善了学校人防、物防、技防条件,为校园安全筑牢“防火墙”。
责任编辑:郝桂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