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治顽瘴去痼疾 湖南高速警察邀您随手拍举报

发布时间:2019-12-13 17:43:5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徐江钥 报道 通讯员雷文明 夏明明)为深入推进湖南省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提升高速公路通行效率,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进一步规范中型以上货车(黄牌,以下简称货车)行车秩序,优化高速公路通行环境,即日起,湖南高速警察“随手拍”举报新增“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交通违法举报。

货车车速相对较慢,占用高速公路左侧快速车道,将使在快速车道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通过频繁变道来避开速度较慢的货车,交通冲突点增加,加大了交通事故风险。我省京港澳、沪昆、杭瑞、二广、泉南等5条高速公路25处路段设置了相应的禁令标志,禁止货车占用左侧快速车道行驶。货车在这些路段占用左侧车道行驶的,湖南高速警察将依法进行处罚。请广大货车驾驶人严格按照道路交通信号文明驾驶。

为进一步号召广大交通参与者积极参与交通协同治理,共同创造良好的高速公路通行环境,湖南高速警察“随手拍”举报平台新增“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视频举报,号召广大乘车人员发现该类交通违法,拍摄违法视频,及时进行举报。

湖南高速警察“随手拍”有奖举报活动自2016年上线以来,截至今年12月12日,共接到群众提交的交通违法举报信息61余万条,发放财政奖励红包35万余个。目前,湖南高速警察“随手拍”平台可受理高速公路占道、违停、实线变道、在匝道分流端标线区域内行驶或停车以及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五类交通违法的举报。

随着湖南高速警察“随手拍”举报活动社会关注度的不断提升,湖南消防、湖南警察学院、湖南气象、湖南高速公路、FM90.5中国交通广播、金鹰955、湖南公共频道、长沙政法频道等单位、企业、媒体、高校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中纷纷接入“随手拍”举报平台,共同倡导“守规则除隐患 治顽瘴去痼疾 安全文明出行 共建平安高速”。

开展“随手拍”举报交通违法活动旨在营造“人人监督,人人守法”的良好氛围,对群众提交的举报信息、线索,湖南高速警察会第一时间进行调查核实,对确认的将依法处罚。对于举报人的个人信息,高速交警将严格保密。

下一步,湖南高速警察将继续拓宽“违法举报”平台的举报受理范围,加大高速公路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全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更安全、更畅通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敬请期待!

参与方式

微信:

1.关注“湖南高速警察”微信公众号,进入公众号,点击“违法举报”菜单。

2.新用户需先点击“实名认证”,输入个人信息并根据提示完成认证。

3.实名认证后,点击违法举报,选择“违法类型”并上传举报图片或视频,提交相关信息即可完成举报。

4.举报成功后,点击“举报查询”查看举报进度。

微博:

1.关注“湖南高速警察”官方微博,进入主页,点击“私信”菜单,选择“违法举报”。后续操作同微信。

奖励标准及受理范围

在省管高速公路发生的违法占道、违停、实线变道、匝道分流区域行驶或停车、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随手拍”举报信息经查实采用,奖励30元/起;

注意事项

1.举报图片或视频要能够清晰反映机动车颜色、车型、前部或后部全貌以及所在高速公路特征(标线、护栏)。“货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的举报要同时包含该路段“禁止超车”的禁令标志牌。

2.举报时间与违法行为发生时间相隔不得超过12个小时。违法行为发生地点为省管高速(指除长沙绕城高速西北、西南段以及长沙机场高速以外的省内高速)。

3.举报人在拍摄交通违法行为时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得在驾驶过程中或其它有碍交通安全的情况下拍摄。

4.举报被交警部门采用后,奖励将在举报信息核实采用后的30个工作日内以微信红包的方式发放。

5.举报成功后,网友将收到湖南高速警察发放的财政奖励。财政奖励将以微信红包形式发放,请务必在24小时内领取。如逾期未领取,微信红包将自动失效,不予补发;因举报人微信账号原因导致微信红包被系统自动拦截的,不予补发。

6.高速公路占道、违停、实线变道、在匝道分流端标线区域内行驶或停车等四类违法举报要提交不少于两幅照片,照片应反映机动车号牌、颜色、车型、前部或者后部全貌以及高速公路特征。

7.举报人在收集固定证据过程中,不注意交通安全,造成人身伤害或其它损失的,由举报人自行承担。举报人违法收集证据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些情形不予奖励

匿名举报的;举报人提供虚假身份信息或冒名顶替的;举报人自身存在违法行为的;举报的交通违法行为已被公安交警部门发现或正在查处的;举报人所提供的证据不清晰、不完整,不能准确反映机动车号牌、外观等特征和违法地点、违法事实等具体情况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监控系统采集或举报人属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及其直系亲属的;同一举报人用多个账号举报的;因交通堵塞或路面施工民警指挥车辆在应急车道通行的;车辆发生故障或事故临时占用应急车道的。

责任编辑:孔梓青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