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明日之星

熟茶领域又一创举——润元昌润活专利发酵技术发布

发布时间:2018-05-25 22:49: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5月25日上午,润元昌茶业在广州茶博会馆内C区•三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布会,此次发布会为润元昌首创润活发酵技术暨新品发布会,备受业内瞩目,现场嘉宾云集,行业内知名嘉宾、众多媒体朋友、润元昌高层以及各界爱茶人士等数百人汇聚一堂。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广东省茶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曹藩荣,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副教授许玫等嘉宾出席了活动。
 
▲嘉宾签到
  
  润元昌在现场设置了新品蓝铁的品饮区,让参会来宾都可以品味体验,从而对即将发布的新品及润活发酵技术有一个初步印象。
 
  
业内嘉宾发言
  
熟茶形势一片大好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广东省茶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副教授许玫分别从茶产业、市场、学术等不同层面聊起近些年茶行业及熟茶领域的发展趋势,无论是从国家领导人的茶叙外交,还是近些年熟茶在市场的受欢迎度,以及熟茶领域在学术上取得的进展来看,呈现出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大好形势。他们对于各企业针对消费者痛点所作出的譬如润活发酵技术之类的创新之举,则予与了充分肯定和称赞。
 
▲广东省茶文化研究院院长林楚生
 
▲广东省茶业协会副会长、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
 
▲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副教授许玫
  
再添创新技术
  
润活发酵为精品熟茶代言
  
  随着品质消费成为现代主流,消费者对于日常品饮的熟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精准抓住消费者对熟茶体验层面上的痛点,茶企在熟茶制作尤其是发酵技术上经过了无数次的推陈出新。
 
  
  润活发布会上,润元昌品牌总监王奋斗从消费者痛点聊起这些年熟茶的发展及各茶企作出的创新之举。
 
▲润元昌品牌总监王奋斗
  
  他首先指出了目前熟茶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大部分熟茶都采用低端原料发酵,缺乏精品;
  
  2. 发酵粗制滥造,缺乏专业人才参与研发,缺乏精细化控制;
  
  3. 大多数熟茶的发酵严重过熟,来掩盖原料的先天不足,导致成品只有甜味,茶汤淡寡,滋味感层次感享受感欠缺。
 
  
  其次,王总聊起:针对这些行业痛点各大茶企业先后做出的发酵技术的探索与优化,温水发酵、各种离地发酵、小堆发酵……有不尽人意的,也有皆大欢喜的。
 
  
  王总表示:润活发酵,旨在让熟茶更有活性,更有润感。这些年我们不断研发尝试,终于进入了新时代的渥堆发酵阶段,通过选用春茶等优质原料、通过“富氧发酵”、“加压发酵”等一系列新工艺的应用发酵出有享受感的精品熟茶。一直以来,保证推出的每一款熟茶都是精品是我们的企业标准,也是我们的自信。
 
  
新品蓝铁发布
  
开启铁饼熟茶新时代
  
  此次和润活发酵技术一同发布的,还有润元昌即将上市的新品——蓝铁,作为润元昌润活技术呈现的直接载体,可谓意义重大。
 
  
  蓝铁熟茶,无乳钉的铁饼形态,外形更具时代感。同时,蓝铁原料和压制皆有所升级,选用内质丰厚的春茶原料,压制松紧适中,是传统铁饼工艺的再创新和改良,可以说从营养价值、冲泡、后期转化等都更符合现代普洱茶的需求。
 
  
  而润活发酵,则让蓝铁口感更加丰富,更有享受感,真正开启铁饼熟茶新时代。
 
  
  有现场品饮过的茶友称赞道:香气浓郁无堆味,汤感绵稠,口腔包裹性很好;有微弱的苦底,但也有熟茶少见的生津回甘,茶汤浓稠饱满特别有层次感,是一次很不一样的体验。
 
  
  发布会尾声,现场媒体们也抓住机会,从润活发酵到熟茶产品不断地发问,润元昌董事长李子超应答如流,详细回答了润活发酵解决的痛点、与其他发酵技术的区别,也和众位来宾分享了为与其他品牌熟茶有所区隔,润元昌在熟茶产品规划上做出的动作以及今后发展规划。
 
▲现场媒体提问
 
▲【亚太茶业】全媒体代表现场提问
 
▲润元昌董事长李子超回答现场媒体提问
  
  最终,润活发酵技术暨新品发布会在各位嘉宾和工作人员情绪高涨的合影留念下圆满落幕。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增速发展,消费者对茶叶消费有了更高的需求,这不断驱动着茶企的创新,这是一个好现象。当然,这也需要茶行业更多从业人士投入进去,才能促进更强更好的茶行业发展。(林建明、黄继平、钟晓丹)
 

责任编辑:陈杰玲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