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四川绵竹奏响“复工复业稳产满产”强音

发布时间:2020-03-21 13:10: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尽管疫情防控不能松劲,但春天如约而至,四川省绵竹市奋斗与前行的步伐依旧坚定。

3月17日下午,在四川省德阳东方阿贝勒管道系统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工人们抢时间、争速度、赶进度,全力以赴抓生产,一股“迎着春光加油干”的劲头弥漫公司,奏响了春日里的“复工曲”。

随着绵竹市135家规上企业全面复工,“追产能”早已成为当前复工企业的大事。绵竹市委、市政府周密部署,按下了复工复产进而稳产满产的“快进键”, 市级部门、园区与工业企业携手攻坚克难,和时间赛跑,和市场争赢,力争把疫情影响的工期抢回来,把产能增上去,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网格员精准对接

3月17日下午3点过,一辆装载木塑装饰墙、木塑亭的大货车,缓缓驶出四川森泰木塑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大门,往西昌方向前行。这是公司近期发出的第二批货物。早在2月29日,在高新区管委会和市交通局的协调下,森泰木塑的产品就已成功搭上“大物流”,实现了复工复产“开门红”。

“2月24日,我们正式复工,现在正开足马力生产,已完成了100余吨的木塑成品单,能够超额完成既定目标和产能。”公司生产部副总刘明发说,公司在春节前就按惯例备足了生产原材料,只等开春大干一场。可没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公司的计划。如何做到既有效防控疫情又最大限度保障生产,公司内部进行了一场紧急动员:成立防控工作小组、严格防控消杀、对返程技术管理骨干进行隔离、加强员工健康管理……

“最难的是防疫物资紧缺,没有口罩、消毒液,顺利复工复产的第一步就难以实现,之后是产品外销的‘大物流’难题。” 刘明发说,公司陷入困境时,绵竹高新区网格员钟华才、张小会入驻企业,实行专人包挂,指导企业加快复工复产,为企业买来了6000只口罩,2把额温枪,80公斤酒精,50公斤84消毒液,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同时,网格员定时入企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与企业一道研究防疫、运输原料、资质申领……在企业复产达产的各个关键环节都有网格员的身影。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绵竹高新区管委会派出网格员,下沉到企业,做好保姆服务,竭力指导企业既抓好疫情防控,又兼顾经济效益,真正做到了高效服务“不打烊”。

出台“二十条”硬货举措

“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公司复工一个多月来,九条生产线已全面恢复,已达到去年同期80%的产能,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美大康华康药业生产部经理周国虎告诉我们。

从制度创新到战“疫”补给,市委、市政府谋定而动,安排绵竹高新区、工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积极上门开展服务,从疫情防控、员工健康体检、新入职人员培训和申报资料准备等方面进行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让企业少走弯路,帮助企业尽快恢复产能。

2月17日,绵竹市人社局不仅为中航宝胜(四川)电缆有限公司送来“保姆式”服务,还带来了“黄金七条”措施的落实落地。公司通过线上线下招聘到了一批本地的一线工人、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和法务,及时为公司技改项目扩产扩能解决了用工“荒”。

在疫情的“大考”面前,政府暖心服务“连轴转”,不仅换来了企业“干劲足”,更换来了企业“信心满”。

为支持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进度,绵竹市还及时出台“二十条”干货十足的政策“组合拳”,从资金扶持、金融支持、税费优惠、援企稳岗、扩大生产、要素保障等多个方面施策,“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有效应对疫情,为企业战胜困难注入“强心剂”,让企业沐浴减负缓压的“阳光雨露”,努力把被耽搁的“春光”追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夺回来。

拉快“双线”进度条

3月18日下午6时30分,德阳东方阿贝勒管道系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切割声、焊接声、锤打声与机器轰鸣声不断,演绎着加快生产的“速度与激情”。晚班工人们正忙碌有序地对管道配件进行组装、加工。

“公司有20余名员工家住德阳,他们每天上班要么自驾要么拼车,安全是个大问题。”公司总经理任宗华说,阿贝勒公司立即向德、绵两级政府申请,及时开通了上下班包车专线,实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彻底解决了员工出行难题。

起跑慢了,开工就要加速。复工后,任宗华带领着全公司开启了“白加黑”追产行动,各条生产线已实现24小时饱和运转,完全达到满足订单的生产要求。“3月已经成功追产90%,我们有信心通过努力在未来两三个月内全速追回失去的产能。”看着上岗的工人越来越多、订单任务表上进度条越来越快,任宗华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对于我们而言,复产不可能一帆风顺,它是重新接骨,甚至刮骨疗伤。”四川安费尔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易丽告诉我们,现阶段由于上下游产业链复产复工不同步,致使部分上游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的对接渠道依然不畅。

面对困境,安费尔公司迎难而上,一边抓好疫情防控,就近组织员工有序返岗,一边盯紧纤维和高分子改性材料开发的“两驾马车”,强抓质量,对机器利用率、精益生产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优化。对供应链进行细致梳理,分量分散采购原料,完善采购原料渠道。同时,公司还借助互联网、电话等手段线上“启程”,安排销售员开拓新疆、甘肃市场,推广新产品,跑出了产能“加速度”。

企业努力,政府给力,众多鲜活个案勾勒出了绵竹企业复工复产的群像。面对防疫复工“双线战役”这场大考,绵竹市工业企业定能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任务补起来,早日交出满意答卷。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