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4月1日中午12点,四川省成都市某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绵竹市捐献志愿者廖先生正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的采集。随着时间滴滴答答流逝,193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采集成功,它将成为生命的火种,在陌生的血液病患者体内生根发芽,为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廖先生是建行绵竹支行一名员工,2014年,在单位组织的活动中自愿报名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当时也没多想,就是响应号召,没想到会这么幸运,有机会去拯救生命。”廖先生说,疫情期间,得知自己有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消息,心里有些忐忑,更多的是欣喜。他说,医护人员在一线不计生死,与病魔作战,在为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深深感动和敬佩的时候,自己也为能以血液拯救生命而激动。
1日中午,刚刚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专程护送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志愿者向廖先生转交了一封来自患者家长的信件,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感恩之情。“他们家庭情况也比较具体,父母无法为孩子捐献,经历过绝望,再到配型成功看到希望,我很庆幸,让他们有了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隔开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隔不断人间暖暖的真情。除了廖先生,3月24日,齐天卫生院的周女士也不改初衷,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采集,为患者点亮了生命之火。“我是一名基层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齐天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疫情期间,周女士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入户排查、服务隔离人员、卡点值守……为了顺利完成捐献,除了工作中更加重视个人防护,休息时,她也更加注重科学饮食,合理运动和充足睡眠。如今,完成捐献后她又立即回到工作岗位。她说,基层医院琐事繁杂,人手不足,自己不愿缺席这场举世瞩目的疫情阻击战,捐献后身体未出现不适,不会影响到正常工作。
责任编辑:郝桂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