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 聚集资源——广州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新举措
发布时间:2018-07-02 22:07:2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黄一峰 报道)7月2日,广州市港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州航运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东“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指示精神,对标国际先进港口,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勇于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建设国际航运枢纽的发展情况。
据广州市港务局副局长袁越介绍,过去一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9亿吨,同比增长8.4%,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三、世界港口第五;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完成2037万标箱,同比增长8.2%,位居国内沿海港口第四、世界港口第七。商品汽车吞吐量首次突破100万辆,达到111万辆,居国内港口第二位。平行进口汽车首次突破万辆,达到1.4万辆,南沙成为全国平行进口汽车第二大口岸。南沙完成塑料DIT(国际延迟中转)5.6万标箱,已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工程塑料集散地,也是全国首个实现DIT业务的口岸。国际邮轮母港完成40万人次,保持全国第三。今年以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9%以上的增长,港口生产增幅在沿海港口中保持前列。
2015-2017年,三年累计新增国际班轮航线39条。2018年已新增外贸班轮航线5条,其中亚洲方向航线取得新突破。截至5月底,广州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202条,其中外贸航线96条,内贸航线106条。南沙作业区开通集装箱航线122条,其中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90条,内贸航线32条。目前,马士基、地中海、达飞等全球主要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2M、OCEAN联盟均在南沙港区开辟联盟航线,中远海集团、安通控股、中谷海运集团等大型航运企业在广州南沙注册区域公司和分公司企业。目前,广州港是我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地位得到加强。内陆港办事处由2014年8个增长至2017年33个,覆盖全国8省30市。
在广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政策的推动下,南沙自贸区地理优势明显,港口优势突出,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运输成本。吸引了一批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聚集在此建造华南分拨中心,包括京东、聚美优品、苏宁云商、唯品会、当当网、天猫国际、ACTION(波兰最大食品贸易商)等在内的大型电商企业跨境电商业务相继落户南沙,并带动了卓志物流、中远国际、顺丰、威时沛运等物流企业的发展。2017年,南沙自贸区实现B2B2C(网络保税进口模式)进口71.7亿元,同比增长1.1倍,占广州市保税电商比重超过85%。全球质量溯源体系在南沙自贸区先行先试打造成型,目前已涵盖一般贸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出口等贸易方式,覆盖食品、消费品、汽车等品类,溯源商品货值达565.1亿美元。得到国内外知名企业高度认可并深度参与,京东、天猫、唯品会、美赞臣、美的、四洲等全球1267家企业参与溯源,涉及的商品品牌达6650个。
据了解,广州港已与世界42个港口建立了友好港合作关系,成功争取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举办权,广州成为继上海之后中国第二个举办这一国际港口盛会的城市。以开放、创新和务实的姿态集聚全球高端航运要素,推动广州国际航运枢纽建设。
随后,广州市港务局组织媒体到广州港南沙集装箱三期码头参观。
据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黄炳林介绍,以南沙三期远程控制半自动化项目、南沙四期工程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项目为抓手,与国内外先进科技型企业开展跨行业合作,深度结合“互联网+”、新能源智能汽车技术和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等新兴科技,自主创新第五代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技术。目前,南沙四期码头计划建设第五代全自动化码头,采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无人驾驶集卡”IGV方案替代传统自动化码头的AGV方案。同比规模相近的码头,南沙四期码头可减少约50%的用工人数,其中集卡司机就可减少约400人。
责任编辑:陈杰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