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东阁村民林依人,今年76岁,他是福清远近闻名的慈善家,不仅在福清做好事,还跨市做好事,这几年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400多万元,受到群众一致好评。
林依人,12岁那年父亲病逝,此后他母亲带着年幼的他以及弟弟姐姐吃尽了苦头。那时,林依人咬紧牙关,捡猪粪牛粪、砍柴等多脏多累的活都干过。幼小的林依人吃苦任劳,做事脚踏实地,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积攒更多的成功“资本”。
当时乡亲们看到林依人的母亲含辛茹苦地带着几个孩子实在不容易,纷纷伸出援手,给点钱与食物,让林依人一家感到很暖心。受助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林依人暗下决心,长大后若赚到钱一定也要帮助别人,回报社会。
17岁时,他从事比小时候稍微体面一点的活,批发一些花蛤等水产品,并用赚到的“第一桶金”买了部自行车,载货到福州去卖。
那时路不是现在的平坦大路,摔倒是常有的事,卖到中午也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吃饭。一天时间来回骑行,累的身体酸痛,疲惫不堪,但他经常苦中作乐,认为这样的经历既锻炼了身体,又磨炼了意志。
从贩卖花蛤等水产品到从事养殖花蛤,此时林依人已经40岁出头,却是好彩头,起先在福清龙田、三山、高山海边培育花蛤苗,后来发展到长乐市松下、连江县晓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育苗厂随后扩展到厦门、大连、广西钦州等地,成为养殖“花蛤大王”,生意越做越大。
林依人说:“虽然人生地不熟,在外闯荡困难也不少,但还是要靠海吃饭,克难攻关,迎难而上。”
多年来,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林依人靠勤劳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如今几个育苗场面积达到几十万亩,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先富起来的林依人成了“依人念”老大哥,将乡亲们的冷暖挂心头,他立志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致富思源,回报乡邻。捐款帮助家乡完成修桥铺路、修缮教学楼、重建东阁林氏祠堂等公益事业,款目从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不仅在家乡行善,林依人还为福清三山镇北楼村和嘉儒村修路各捐款数万元。
据福清市红心关爱联合会林辉明会长说,“红心会”筹备成立时,林依人就主动捐款2万元用于经费开支和订制200件志愿者服装。2017年10月20日,他再次为“红心会”添置志愿者服装100件。2017年林依人还积极参加“红心会”助学活动,出资帮助12位贫困学子上学,并表示将来还会资助他们,希望他们好好读书。
林依人不仅在福清行善,还把好事做到连江去。连江县晓澳镇村民池本存养殖花蛤因遇到台风而亏本,林依人看中他的经验,借钱给他养殖花蛤,结果当年就分红4.5万元。就这样,连江晓澳、道澳、百胜等地的500多名渔民先后得到帮扶。
企业办到哪,爱心就献到哪。林依人先后促进连江近5000名农民增加收入,走上致富道路。他在大晓澳地区捐赠善款近100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其中最近一次捐赠5万元用于晓澳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当地政府及群众称他是热心公益事业的楷模。
林依人动情地说:“以前我家里穷,靠好心人接济过生活,铭记在心,现在自己能赚点钱,不忘回报社会。”
据不完全统计,林依人在福清和跨县市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达400多万元,他乐善好施的善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林依人那颗火热的爱心永远不老。
如今,林依人老先生收到各种各样的感谢信、锦旗、牌匾、荣誉证书如同家珍亮相客厅,簇拥着林老先生,乡亲们对他的爱心善举赞不绝口。
据悉,林依人老先生现任福清市贝类养殖协会副会长,也是东阁老体协理事会会长、东阁村林氏祠堂理事会会长,同时也是福清市比干文化研究会、福清市林氏源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福清市红心关爱联合会副会长。曾被福建省委文明办授予“福建好人”荣誉称号。(俞礽建 供稿)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