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法

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让乡村开启“美颜”模式

发布时间:2020-05-26 19:20: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夕阳迎晚风,鸟栖丛林中,远看是幅画,近看是农家。走进四川省绵竹市新市镇石虎村,房前屋后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水泥村道干净整洁四通八达;村民们或是围坐在村头枝繁叶茂的树下喝茶、聊天,或是忙着打扫清洁卫生......抬头望去,小乡村一片生机盎然。

近年来,新市镇石虎村以人居环境综合治理为契机,以建设“虎佑福地 幸福家园”为目标,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创新基层治理,使村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幸福感扑面而来。

人居环境大提升 村容村貌换新颜

把月季、一串红和小雏菊等栽进门前的小花园,认真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死角......站在焕然一新的家门前,村民方奕建心中很是惬意。

“现在房前屋后打理干净了,整个生活环境都变好了。”方奕建说,这一切都得益于村上去年开始实施的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如今,全村的环境卫生都得到了改善,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也逐渐改变,大家的生活越来越活色生香。

乡村美不美,关键看环境。方奕建家的小改变,折射的是该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大蝶变。“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石虎村党支部书记廖飞介绍,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村两委班子成员深入了解村民需求,坚持标本兼治,干群联动,示范带动,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方式,规整村民房前屋后杂物,引导利用院前空地种植花草,形成随处可见鲜花绿植点缀的美丽庭院。同时,在村容村貌原有的基础上提档升级,改建休闲广场、清风亭,打造独具特色的百福园和祈福树,努力实现“虽无新房,但有新村”的新面貌。

推进“厕所革命” 扮靓美丽乡村

“一个土坑两块板,三尺土墙围四边,冷天冻得打冷颤,热天臭味直熏天......”曾几何时,这是农村旱厕留给人们的固有印象。如今,在新市镇石虎村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全村已有538户村民相继用上了干净卫生、功能完善、美观雅致、方便实用的新厕所,不仅让乡村提升了“颜值”,也给村民生活增添了“品质”。

张文珍家的厕所原先是一个旱厕,如厕条件简陋,卫生状况较差。然而一开始她却是拒绝改厕的。后来,禁不住村组干部多次上门宣传“厕所革命”的实施内容和补助标准,她才答应对厕所进行改建。如今,走进张文珍的家中,只见卫生间里明亮的瓷砖、独立的冲水式厕所、密封的化粪池,以及不远处集中收集处理的“厕污共治一体化处理设施”,让人禁不住感叹改厕后的显著效果。“旱厕改水冲,方便又干净。一下子就告别了多年的如厕‘黑历史’。”

农村改厕看似小事,实则是涉及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生活习惯改变的大事。从2019年9月石虎村开始实施“厕所革命”后,该村已经完成了538户厕所改建。通过实行“分户改造、集中处理”与单户分散处理相结合,“一户一图、一厕一施工”规范施工流程,通过玻璃缸体安装、新建砖砌式三格式化粪、改建原粪坑、改建沼气池和厕污共治等五个方面,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活条件。

坚持群众主体 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村容村貌要整治,环境保护促健康”“石虎全体齐心力,乡村振兴家乡旺”......在进村道路旁,刻有《村规民约》的宣传牌时刻教育和提醒着村民,让大家的生产生活陋习有了改变。“每天把周围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看起来赏心悦目。所以我们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村民彭元涛告诉我们,过去村民垃圾随地乱扔,污水乱排乱放,周围环境脏乱差不说,还臭气熏天。如今,通过村组干部宣讲和党员带头示范引领,村民的观念不断转变,素质不断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看得见的是美景,看不见的是治理。如何才能让村民自觉自愿维护环境卫生并保持积极性?石虎村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通过村民自治,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治理,探索出了“三管一评”的自治机制(房前屋后自己管、公共区域轮流管、道路沟渠保洁管、每月评选文明户),并不断完善村组管理机制,通过村组联动院落管护网格化,充分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自觉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卫生。此外,还从乡风文明入手,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坝坝会、田埂课堂等形式开展政策、法律法规宣讲以及“文明家庭故事会”等活动,引导村民养成“可回收的卖钱、可沤肥的还田、有毒有害单独放”的环保习惯,实现环境卫生自治共享。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