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达州通川区信访局着力探索信访工作创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0-09-17 18:20:02 推广 来源:未知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主动聚焦八个方面问题,破旧立新、细化措施、精准发力,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一批历史遗留和复杂疑难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全区信访形势持续好转,为建设“品质通川”、助推“达州创副”贡献信访力量。

一、宣传“新政策”,破除“旧观念”

区信访局依托《信访条例》修订实施15周年等宣传工作契机,向群众宣传信访工作新政策2000余人次、发放新版《信访宣传手册》10000余份、现场解答信访问题50余件次。通过宣传“新政策”,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主张权益,使依法信访、逐级上访等理念深入人心,有效破除了部分群众动辄越级上访、以访施压等陈旧观念和错误倾向,从源头上避免了非接待场所上访情况发生。

二、顺应“新形势”,拓宽“旧渠道”

按照疫情期间上级工作要求,区信访局关闭了群众接待窗口。期间,在畅通原有来信和网上信访渠道的同时,增设新的电话信访渠道,实现“网”“信”“电”三种途径全力畅通诉求渠道,全方位多维度了解民情、维护民利,扎实开展特殊时期信访工作。期间共收到群众通过来信、来电、网上投诉、领导(省委书记、省长)信箱、人民网留言等途径反映信访事项138件,并全部按程序进行了办理。

三、搭建“新平台”,疏导“旧情绪”

区群众接待中心以“人民满意窗口”提档升级建设为载体,积极搭建协调沟通“新平台”,为信访问题导入法治轨道打下坚实基础。认真践行让群众“歇口气”“喝口水”“缓缓劲”“暖暖心”“慢慢谈”的工作方法,最大限度让信访群众“旧情绪”得到疏导,为积极沟通配合做好准备。进一步优化和细化接访工作流程,对涉法涉诉信访、违纪举报信访进行分流,对群众走访、人民来信、网上信访、复查复核进行归口引导,对疑难复杂信访发挥区级部门和专家联合接访优势进行攻坚处理。让信访群众的情绪有处宣泄、诉求有人倾听、矛盾有人化解,群众对信访工作机构认可度、满意率得到大幅提升。

四、运用“新思维”,研判“旧矛盾”

坚持运用法治建设“新思维”,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探索将信访矛盾旧问题按照“三到位一处理”要求,纳入法治化建设轨道进行研判和处置。一是探索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公益诉讼制度、群众诉求指引、信访事项简易办理”等四大工作机制;二是主动理顺信访工作体制和厘清信访职责权限,严格落实“诉访分离、三级终结”两大信访制度;三是积极参与由政法机关牵头,公、检、法、司等部门配合的,对违法信访行为的打击和曝光行动。

五、拓展“新手段”,化解“旧问题”

充分发挥联席会议机制作用,针对排查梳理的“老旧问题”“热点问题”和“疑难复杂问题”,不断拓展“新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强大合力,共同破解难题。一是借领导之力促化解。截至目前共17名区级领导预约接待信访群众23批153人次,已化解18批144人次。区级领导包案72件,已化解12件;二是借矛盾攻坚促化解。今年国家、省、市、区信联办共计交办攻坚件8件,目前已成功完成6件;三是借信访听证促化解。今年已对符合条件的疑难信访案件2件,通过“听证”形式,促进问题化解。

六、传导“新压力”,落实“旧责任”

根据上级最新考核要求,向各乡镇街委和区级部门下发了《2020年信访工作目标绩效考核细则》,将信访工作“三率(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群众满意率)”提升、电话回访全覆盖、开展“最多访一次”活动等新的“考核压力”传导到位,要求各责任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认真落实责任;同时对乡镇街委和区级部门在全国、省、市、区“两会”等重要时段信访工作、省委第八巡视组巡视达州期间转交信访事项进行专项督查,进一步压实各单位抓信访工作的主体责任。

七、提出“新建议”,优化“旧机制”

始终高度重视信访信息分析研判,紧紧围绕金融投资、房地产业、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村级建制改革等“热点、难点、风险点”,深入分析问题,准确研判形势,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常委会定期通报调度、推进信访法治化建设、创建‘三无’县(市、区)、电话回访全覆盖”等改进工作、完善政策“新建议”,形成工作推动“新抓手”,旧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信访部门作为党委政府“参谋员”角色不断强化。

八、学习“新技能”,改变“旧形象”

以信访信息系统“市网改省网”为契机,组织各乡镇街委及区级相关部门信访干部70余人进行业务培训。通过让信访干部学习“新技术”“新技能”,加快适应新系统、新模式,建立“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效率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解决办理质量低、息诉息访难、“三率”达标难等具体问题。全区信访干部队伍一改往日动力不足、能力不足、经验不足“旧形象”,执行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达州市通川区信访局 修留洋 供稿)

责任编辑:社会纵横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