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法“一带一路太阳之旅”太阳能自行车拉力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发布时间:2018-08-05 14:40:43 推广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太阳能自行车疯狂大冒险
中国驻法国大使和法国团结与生态转型部部长展示参赛服。
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保罗很喜欢打乒乓球。
拉夫·胡尔率先抵达广州。
形式各样的太阳能自行车很酷。
侯黎钊在展示自己的太阳能自行车。
在途中度过70岁生日的“开心婆婆”德耐尔,做过心脏移植手术的冒险家保罗·宝德利,还有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的中国小伙子侯黎钊……在“一带一路太阳之旅”太阳能自行车拉力赛50名选手的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传奇。
从6月15日在法国里昂市政厅出发,到8月3日比利时人拉夫·胡尔率先抵达中国广州城市原点,这项预计需要2个多月才能完成的比赛,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宣告冠军的诞生;而此时,最后一名选手还在距离广州8000公里的中亚大山中徘徊。作为“里昂-广州缔结友好城市3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2018年中法“一带一路太阳之旅”太阳能自行车拉力赛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从环保科技到体育竞技再到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在侯黎钊看来,其中的融合与冲突是超越体育范畴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诱人的“新丝绸之路”
毫无疑问,2018年中法“一带一路:太阳之旅”自行车拉力赛找到了这个时代的风口,因此,我们看到了,6月7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安排在法国团结与生态转型部的办公地点进行,部长尼古拉·于洛和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出席仪式,并和参赛选手展开互动,让这项现代科技驱动的体育赛事,蒙上了一层重走古代丝绸之路的神秘面纱,比赛也吸引了来自法国、瑞士、加拿大、捷克、西班牙、中国等1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名选手报名参赛。
侯黎钊是所有车手当中唯一的华人面孔,他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是一位自行车爱好者,曾于2008年休学一年完成了巴黎-北京的骑行,时隔10年再次参与到中法跨洲际长距离骑行活动当中,他感觉似曾相识,有一种莫名的兴奋。
“知道这个比赛后就感觉很兴奋,十年后再来一次中法骑行,而且终点还在我生活过的城市广州,我想我可以在中间做很多事情。”侯黎钊说。
据了解,所有选手都是自愿报名,年龄跨度从23岁到70岁,他们或单人或双人进行挑战,以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并储存电能驱动自行车,配合人力骑行,来完成1.2万公里的挑战。“这样的比赛很刺激,所有车辆由选手自行设计、安装,所有费用和风险由个人承担,线路由自己选择,没有裁判,没有补给,以卫星定位运行轨迹作为完赛凭证,”侯黎钊说,这听起来有点疯狂,谁也不知道路上会发生什么,也不清楚如何超越对手,“唯一能做的就是确保安全,挑战自我。”
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表示,“一带一路:太阳之旅”活动的举办,将把中法和两国人民联系得更加紧密,使新时代丝绸之路精神在亚欧大陆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太阳之旅是中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加强交流与合作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是一个为大众认可、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项目,得到中法两国政府和各界广泛支持。今年是里昂市和广州市结成友好城市30周年,两市政府为此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并分别举办精彩热烈的首发仪式和抵达仪式,希望这种发自民间、植根地方的合作项目和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好,推动中法地方交流与合作深入发展,中法友谊之树结出更多硕果。
将科技基因注入体育
太阳能是选手们在拉力赛期间唯一的充电方式,通过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并储存电能,起到辅助骑行的作用。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太阳能自行车,有躺着骑行的,有躲在太阳能电池板下的,有拖着或者推着电池板的……五花八门,绝对突破你的想象空间。
据介绍,根据参赛规则,每辆车的太阳能电池板的功率约200瓦,换言之,仅仅依赖太阳能驱动显然是不足以完成超远距离骑行的,更多时候,还是要靠人力驱动自行车,穿越欧亚大陆。
“太阳之旅”首席执行官弗洛里安·拜介绍说,以一般人的体力,每天骑行超过150公里都会感觉很累,而借助太阳能,车手每天可以挑战400公里的超长距离。
果不其然,本次比赛率先抵达终点的比利时人拉夫·胡尔,创造了单日397公里的骑行记录,他仅仅用了45天就完成了1.2万公里的骑行,堪称传奇。
据悉,今年1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决定举办中法环境年,并以此为契机,加强环境领域合作。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车手重走古代陆上丝绸之路,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法国欢迎“一带一路”,主张共同参与、合作共赢,选手们可以通过介绍太阳能,宣传清洁能源,这完全吻合地球的生存和发展主题。
20岁就完成巴黎-北京骑行的侯黎钊,在30岁的时候面对新丝绸之路,自然有不同的感受。
“太阳之旅将科技、环保、体育融为一体,通过自行车比赛的形式加以展示,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侯黎钊说,“近年来,欧洲这样的比赛还有很多,这些有利于科技企业的推广,也让老百姓更容易接受清洁能源的概念,进而实现科技转化为民用产品。”
2008年,侯黎钊跟随法国自行车旅行联合会的活动,从巴黎埃菲尔铁塔骑行到北京。
“这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比赛,能够借助这个平台在沿途推广太阳能清洁能源,也是一种接触自行车运动的很好方式,希望更多人爱上自行车运动。”
这是一场疯狂大冒险
本次拉力赛于6月15日在法国里昂市政厅出发,在沿途城市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推广活动,19日在勃朗峰之下的霞莫尼正式开启挑战之旅。
从此地开始,再无任何援助,线路完全自由安排,直到终点广州。
唯有车辆上的定位系统将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发出警报。
出于安全考虑,他们被禁止在21时至次日7时之间骑行,也将避开战乱地区。拉力赛结束后,所有车辆由汉欧班列将人和车运回欧洲。
来自法国的70岁老婆婆弗朗索瓦兹·德耐尔是选手中年龄最大的。她是一名医生,尽管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神经肌肉萎缩症,但已经完成了穿越南美洲的旅行,她参加太阳之旅拉力赛的唯一目的就是:超越自己。
8月3日,拉夫·胡尔率先抵达广州,他还同时创造了太阳能自行车单日骑行397公里、最短时间用自行车横跨亚欧大陆两项纪录。
当拉夫·胡尔率先抵达终点的时候,还有13名选手已经进入中国境内,而距离广州最远的选手还有8000公里的遥远路程。你不能不感叹,虽然都是使用太阳能驱动,但个人能力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谈起这次超长距离拉力赛,拉夫连续用三个“Hard”(艰难)来形容,庞大的车体容易转向困难,也会影响判断路况,他在俄罗斯遇上小小的车祸。
亚洲的高温天气一直在挑战选手们的身体极限,他在哈萨克斯坦遇到了50℃的高温天气,就跳到水渠里游泳消暑,还和当地居民一起驱赶水蛇。
“每天需要考虑各种细节,不断补充饮用水,检查轮胎、帮助引擎散热,判断附近的车流量和交通情况,”拉夫说,晚上9时骑行结束后躺下休息,回想一天的经历成了最开心的时刻,途中有两次摔倒翻下公路,好在没有严重受伤。
侯黎钊的体验骑行在法国和瑞士边境处宣告结束,他综合考虑很多情况作出了这样的决定。“拖着沉重的太阳能电池板,在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的地方,行进是困难的,加上没有后援,车辆故障、车辆碰撞时有发生,估计有的车手要10月份才能抵达广州,这场拉力赛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顺利。”侯黎钊说。
骑行初期,车手们互相关照结伴而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但慢慢的大家的距离开始拉开,这毕竟是一项比赛。
在拉夫抵达仪式上,几位车手都被冠以“冒险家”的名号,对于这样一项车手自由度相当高的比赛来说,东西方对于“比赛”和“冒险”的理解显然迥然不同。因此,也有选手呼吁,既然是一项比赛,希望赛事组织更人性化一些,不要真的变成一场“大冒险”。
责任编辑:黄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