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绵竹:“三高三地”目标定位

发布时间:2020-10-19 19:41:0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中共绵竹市委十三届十二次全体会议15日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和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总结报告上半年市委常委会工作,审议通过了《中共绵竹市委关于贯彻落实德阳市委八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加快融入成德同城化推动绵竹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就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目标定位:三高三地

在《意见》中,市委明确提出了“三高三地”的目标定位。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绵竹建设成为高质量产业集聚地、高颜值旅游目的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一、提出“三高三地”的战略考量

 

建设“三高三地”是贯彻落实省委、德阳市委全会精神,加快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同城化发展的使命担当。

建设“三高三地”是一脉相承绵竹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接续实现“工业强市、文旅名城、美丽家园”发展愿景的现实选择。其中,高质量产业集聚地是工业强市的丰富完善,高颜值旅游目的地是文旅名城的具象表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是美丽家园的生动展现。

建设“三高三地”是科学分析全市当前的发展态势、发展优势、发展趋势,奋力推动绵竹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举。

1、 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有基础。

2、 建设高颜值旅游目的地有条件。

3、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有需要。

二、明确“三高三地”的具体内涵

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即以高起点规划建设“功能集聚、产城一体、职住平衡、动静结合”的产业功能区为牵引,集中精力推动白酒、装备制造、精细化工、锂电、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实现倍增,积极有效引培新基建、电子信息、“大健康”等一批高品质新经济新产业实现突破。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现代农业园区高质量集中示范,全面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高颜值旅游目的地即大力实施文旅融合“144”工程和“863”计划,加快推进中国熊猫谷、中国玫瑰谷、天府冰雪小镇等一批引爆性文旅项目,加快完善“快进、内畅、慢游”旅游交通体系,助力绵竹聚焦“大熊猫”、联动“大九寨”、共享“大遗址”、融入“大灌区”、共建“大蜀道”,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即坚持“公园城市”“大美乡村”理念,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加快补齐城镇化短板弱项,大力提升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做优城市,创建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整镇推进乡村振兴,做美乡村,争创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县。

三、实现“三高三地”的方法路径

第一,建设高质量产业集聚地

进一步提升绵竹的产业竞争力,把“工业强市”的美好愿景进行到底!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绵竹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第二,建设高颜值旅游目的地

进一步提升绵竹的旅游影响力,把“文旅名城”的美好愿景进行到底!打造景区景点,让游客有得游;建好交通系统,让游客方便游;完善配套服务,让游客舒心游。

 

第三,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进一步提升绵竹的城乡吸引力,把“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进行到底!做精城市、振兴乡村、优化环境、建美家园,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绵竹成为“近者悦、远者来、居者安”的宜居之城。

发展愿景:通过建设“三高三地”

 

到2025年,绵竹基本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同城化发展,产业发展能级显著提升、综合发展实力显著提升,全域旅游水平显著提升、旅游品牌形象显著提升,城乡均衡程度显著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到2035年,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同城化发展,既要实现经济发展有质有势、文化旅游尽善尽美、城市品质至臻至优,又要实现交通体系直连直通、资源要素同规同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走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绵竹之路。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