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达州市地方志办一行到达川安仁开展调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04 20:52: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2020年11月3日,四川省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会同宣汉县地方志编纂中心,前往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

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赴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

调研组实地查看了正在建设中的安仁柚产业园区游客中心,近距离感受安仁乡“三绝”:安仁话、安仁柚、板凳龙,听取了达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主任李其雄关于在安仁“三绝”地情资源发掘利用上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情况汇报。

安仁乡位于达川区东南部。以安仁话、安仁柚、板凳龙为其"三绝",形成了独特的安仁文化,被称为研究湖广填四川这一著名移民运动的"活化石"。

"安仁话"是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大移民浪潮的遗存,是由湖南籍移民带入,又经过移民后裔传承下来的,“安仁话”仅存于安仁乡这座“语言孤岛”。现在,“安仁话”与达州本地四平话、开江“永州腔”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环境,已进入达州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赴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

“安仁柚”是大巴山区水果王国中的名特产品,是川东达州独特的地方品种,源于梁平柚而优于梁平柚,因产自安仁乡而得名,属达川五大特色农产品。安仁柚闻名遐迩,远销成都、北京、广州等地。2016年11月2日,农业部批准对“达川安仁柚”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赴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

安仁“板凳龙”2007年列入四川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地方传统舞蹈,系湖广填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由乡民世代相承,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仁板凳龙通常以长条木凳为基础,在其上用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农作物秸秆装饰,象征五谷丰登;以板凳的四只脚作为龙腿,寓意四季平安;每条龙由三名男性表演,取意三阳开泰。由三名男性表演,伴奏不用乐曲,只配锣鼓。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很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赴达川区安仁乡开展安仁“三绝”地情资源专题调研活动

杜成英对达川区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在深度挖掘地情资源,促使地方志资源向社会成果转化上所做出的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三点要求。

一是要强化思想认识。全市地方志工作机构要充分认识深度挖掘地情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不仅是对志鉴编修的有力补充和纵深拓展,更是实现资源社会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地情文化的解读、开发和利用,可有效突破地方志与社会公众信息交流的局限,使地方志资源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中心大局、服务乡村振兴。

二是要突出挖掘重点。各县(市、区)地方志系统要着重围绕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和巴文化资源等方面,大量探索和深度挖掘地情资源,力争诞生更多的地情书籍,为弘扬巴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展示民族民俗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三是要推进地情信息化。地情资源挖掘要与信息化建设相结合,一方面是要积极对接现代化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通过建设地方志网站、数字化方志馆、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让更多人接触方志,了解方志,逐渐养成刨根问底的思考习惯,最终也晋升成为地情资源挖掘的一员,共同促进传统地方志工作向现代转型,实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要通过开展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学校等活动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提升地方志资源挖掘和开发水平,让方志的“资政、育人”功效持续发光发热。

责任编辑:周慧力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