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近年来,四川省宣汉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人民陪审员法》,紧紧围绕选任好、培养好、管理好、使用好人民陪审员工作主线,通过健全“一三五”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人民陪审员工作,进一步促进司法民主和司法公正,切实提升司法公信力。
一、建好一支队伍,严格确保人民陪审员整体素质。着力优化队伍结构,牢牢把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随机性的基础上,注重选拔不同行业、职业、年龄、民族、专长人员。目前现任140名人民陪审员中,基层普通群众占比83%、专业特长人才占比28%、女性占比30%。严格候选资格审查,会同司法部门确认初选名单后,联合公安、纪检、综治、信访、金融等部门,对候选人进行违纪违法、刑事犯罪、社会信用审核把关,排除不合格人员8名,并向社会公示。候选人名单公示期满后,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切实强化履职能力,坚持定期培训与日常培训、脱产集中培训与在职自学相结合,通过专题讲座、庭审观摩、座谈研讨等形式,传授参审技巧,交流参审心得,提升培训效果。三年来,对人民陪审员开展各类培训5次,专题讲座2次,观摩庭审10次,召开案例分析会8次。
二、健全三项制度,努力搭建人民陪审员参审平台。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责任约束。制定《人民陪审员管理办法》,对人民陪审员工作职责、参审程序、司法礼仪、考核奖惩等作出详细规定,健全履职档案信息,实现人员情况、参审案件、培训奖惩等动态管理,增强其身份认同感。健全参审制度,提升陪审实效。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员参审规范》及《人民陪审员参审规章》等制度,绘制参审案件流程图,标明参审每个节点对应的权利义务,并优化人民陪审员提前阅卷机制,有效提升案件审理实效。健全保障制度,增强履职动力。将人民陪审员经费开支纳入法院年度经费预算,合理配备办公室、办公电脑、图书资料等设施设备,并根据陪审案件情况依法发放办案补助共计49万余元,激发陪审参审积极性。
三、发挥五大职能,积极拓展人民陪审员工作成效。我院充分保障人民陪审员发挥司法裁判职能,通过发挥专业知识,丰富完善合议庭思维,拓展审判视野,法官听取采纳人民陪审员的正确建议后,共同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司法公正和效率。三年来,人民陪审员参与陪审案件3684件,未发生一起因判决不公或调解不当引发的缠访闹访事件。发挥矛盾纠纷化解职能,结合两个“一站式”建设和诉源治理工作,使化解矛盾纠纷的关口前移,邀请6名律师和2名人民陪审员进驻县联调中心驻法院工作室,参与诉前调解、立案速裁和司法确认等工作,采用非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化解110余件。发挥法治宣传职能,针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加大人民陪审员参与法治宣传、巡回审判的力度,对群众重点关注的劳动争议、婚姻家庭、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21场,参与巡回审判87次,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发挥司法监督职能,聘请部分责任心强、敢于较真碰硬的人民陪审员兼任特约监督员,监督全院干警司法作风和工作纪律,以及法官审判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同时,人民陪审员在参与案件审理中,对案件具体审理过程、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等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与法官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监督,促使案件审理更加严谨和公开透明。发挥民情民意反映职能,人民陪审员来自基层,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每年不定期召开座谈交流会,听取他们对法院和法官的意见建议24条,并及时加以梳理汇总,落实到各部门进行整改,推动法院工作不断进步。(王艺 潘宣谕 供稿)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