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近段时间气温低,你们的小麦田有没有受影响?有没有发现红蜘蛛?”近日,在四川绵竹永翔家庭农场,市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张光清一边和农场主刘光均交流,一边仔细察看小麦的生长情况。
刘光均告诉我们,他家今年种了800多亩小麦,因为气候的原因,后期的精细管护特别重要。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小麦田里的红蜘蛛在正常用药后已经得到控制。
小春生产是来年粮油生产的第一仗,播种面积和质量直接关系来年粮油生产能否取得“开门红”。据了解,2021年绵竹市小春粮食计划播种面积29.5万亩,其中:小麦27.6万亩,大麦0.447万亩,豆类0.58万亩,土豆0.87万亩。据市农业农村局调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小春粮食生产播种面积已完成29.55万亩,其中:小麦27.62万亩,大麦0.5万亩,豆类0.6万亩,土豆0.93万亩。
为抓好小春生产,连日来,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人员扎根在一线,针对小春作物重大病虫害,做到“早监测、早预报、早部署、早落实”,扎实抓好小春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狠抓小麦红蜘蛛、油菜菌核病防控,推行生物防治、生态控制。
我们了解到, 从11月下旬起,我市气温降幅较大,光照少,直接影响小春作物根系生长和分蘖发生,不利于培育壮苗。市农业农村局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会等形式,向广大农户、专合社、家庭农场等种植业主进行粮食安全生产的宣传和动员,确保2021年粮食播面任务全面完成,保证粮食安全生产。同时,着力稳产能、提质量、优结构、转方式,以优质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推广为主线,狠抓各项绿色高产配套技术措施落实,全面促进小春粮油增产增收和特色经济作物稳步发展,为我市创建省粮油示范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从秋末苗情调查及当前田间长势情况来看,我市小春作物长势较好,总体较为平衡。小春生产已从前期的栽播转为后期的田管,要注意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张光清提醒广大种植业主,当前要采取以培育壮苗为主的田间管理措施,一是分类管理,促控结合。对大小麦、油菜因管理滞后,有明显脱肥的田块,要及时补追施一定数量的速效氮肥和农家肥料,以促平衡生长。二是因前期雨水过多,化除效果不佳,现草害较严重的田块,应根据田间杂草种类,科学配方,抓住晴好天气,认真搞好化学除草工作,以促进作物长势,为来年小春粮油生产夺取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周慧力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