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刘世彬 通讯员程小倚)为促进内江高新区“校地合作”开展,积极支持“校企合作”科研成果在内江落地孵化,在内江市赋能新经济技术产业研究院的积极协调下,内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肖从亮于3月18日率队赴成都对西南交大机械工程学院(简称“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科大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简称“电科院”)及四川腾利恒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腾利恒欣”)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高新区电子信息、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内容展开了系统学习。
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19年,是西南交通大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其前身为唐山路矿学堂机械科。在科研、教学和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孕育了以沈志云院士等为杰出代表的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
在机械工程学院,肖从亮一行参观了智能制造实验室,近距离观摩了智能制造示范线、数控车床等自主研发的实验设备,切身体会了智能机器人流水线作业过程。并在座谈会上,以“学生”的姿态,认真聆听了学院副院长丁国富对内江高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精心谋划,深刻汲取了引进硬核企业实现江、浙一带产业、人才、技术和成果向内江转移;引进都市服务型制造企业加大高附加值项目的全面布局;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家智库,用好“以专家促招商”,提高招商引资项目质量等意见建议。
此次学习既有对产业发展高屋建瓴的全面诠释,亦有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具象体验。继走访机械工程学院后,随即考察了该学院成果孵化的应用场景,即腾利恒欣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结合锂离子动力电池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建立了自己的机械化生产线和测试环境,探索了工程机械电动化独角兽之路,并通过大量的研发性投入形成了电动叉车、高空作业车等完整工程车用电池系统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取得核心专利及软著等知识产权近30项。
内江高新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的布局。截至目前,已在白马园区形成了以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及电子终端为主线的完整产业链。为进一步“强链、补链、延链”,聚力建设百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肖从亮一行走进了电科院。电科院成立于2003年,是顺应电子科技大学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需要而特别建立的专职科研机构,承担了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及工程任务,小批量多品种订货生产和研究生培养任务。
电科院院长田忠结合高新区产业发展需求,从产教融合如何满足内江新经济人才需求和如何实现内江高新区快速发展的两个维度做了深入讨论,并基于以上背景,重点围绕新经济产业基金、电子信息产业、北斗产业、智慧城市提出了项目招引建议。
肖从亮表示,此次系统的考察学习,夯实了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解读了高新区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打通了高新区产业发展的诸多堵点。未来,高新区将在权威专家的科学指导下狠抓落实,加快“校地合作”进程,构建全领域专家智库平台,不断拓宽发展道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机械工程学院参观现场
机械工程学院座谈现场
腾利恒欣座谈现场
电科院座谈现场
责任编辑:郝桂锋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