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社会纵横 > 教育 >

红色教育铸“初心”,廉洁教育润“红心”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校开展党员、工会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04 16:15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刘甜甜 通讯员高倩  钟平洋)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重要决策部署,丰富教职工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廉洁教育文化,培养教职工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12月2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心学校在岗在编教职工、非编教职工到隆昌市北关石牌坊、隆昌327气矿开展廉洁、红色教育。

参观石牌坊

全体人员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分别参观了“禹王宫山门坊”“牛树梅官邸展览馆”“牛树梅德政坊”“孝子总坊”“刘光第德政坊”“肃庆德政坊”等展馆和多处廉政教育牌坊。老师们仔细聆听讲解员讲解牌坊背后的廉洁故事,了解隆昌石牌坊文化的深刻内涵和流传下来的“勤政、廉政、仁政、德政”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土壤,知晓“隆昌五廉吏”的廉洁事迹。

观看红色教育视频

 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大家在礼堂观看《光荣的“黑金”记忆》记录片,回顾1958年3月2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的光辉历史,了解工业“黑金”炭黑诞生的奋斗历程。通过观看红色教育视频全体参与人员被气矿炭黑厂工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尤其是被毅然拒绝国外优渥待遇、著名天然气专家张铁生先生在隆昌炭黑厂艰苦创业的事迹深深感动。

参观圣灯山气田工业旧址

接着,大家参观气矿炭黑厂“最光荣的火房”—327车间。1958年3月27日晚,毛泽东主席冒雨视察了隆昌气矿炭黑车间,留下了罕见的蹲姿视察记录照片。为了铭记这份伟大的关怀,隆昌炭黑厂槽黑车间从此更名为“327车间”;毛主席视察过的1号火房和21号火房,被刷上“最光荣的火房”字样。青年突击队员们利用工余时间,在毛主席参观过的火房旁修起了两座“跃进号火房”。在我国炭黑工业被帝国主义封锁的背景下,伟大领袖深入一线、深入车间、深入工人中间实地察看,深深激励着气矿干部工人,为改变优质炭黑依赖进口的现实战天斗地,夜以继日、革新技术,报效祖国。

随后,全体参与人员参观四川石油会战史馆和毛泽东主席视察隆昌气矿纪念馆。近距离参观着纪念馆里陈列的一件件见证过那段历史的老物件,大家更能深刻地感受到在这个曾被称作麻雀飞过都能被染黑的地方,在那个条件艰苦,技术落后历史时期,老一辈的气矿人,不负毛主席的殷殷嘱托,用勤劳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打破帝国主义对我们国家的炭黑封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通过此次活动,老师们深刻的感受到,廉洁是社会和学校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廉洁奉公、诚实守信、勤政为民。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时刻谨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版权声明| 法律顾问|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