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卫健

眉山天府新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打通农村地区新冠感染救治“最后一米”

发布时间:2023-01-16 11:22: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邱毅 通讯员钟烨 马易非)当前,我国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国务院最新要求,要重点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重症治疗、重点人群防护等方面工作。

在眉山天府新区,从一级医院到基层卫生室,医护人员全力诊治患者,在线提供科普指导,上门提供医疗服务;从管委会到街道(镇),救治医药包派送机制、重症救治专门通道等一条条举措落实;与西南医科大学的合作,为新区患者生命安全再加保险,进一步提升医护救治能力……

一个个鲜活的场景,展现出眉山天府新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打通农村地区新冠感染救治“最后一米”的切实举措。

乡镇医院:全力救治患者 药物储备较足

“光吃玉米糊糊不得行,要多吃肉、鸡蛋,多喝牛奶,有营养恢复得才快。”1月7日,在眉山天府新区青龙医院,内科护士傅诗敏一边为病人更换输液药瓶,一边叮嘱他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

当天清晨6时许,傅诗敏就已经赶到工作岗位,对患者用药、护理器械进行预先处理。持续忙碌到8时,医护碰头开个简单早会,正式和夜班同事进行交接后,她又跟着当班医生开始查房,逐个检查记录患者病情变化。近90分钟的查房结束后,她还要按照治疗方案为患者配药给药,等忙完一轮抽空吃午饭,已经快下午3时了。

“近期前来就诊的新冠感染患者数量急剧上升,我院每日门诊诊治患者700余人,日均收治病情较重需住院治疗患者和好转、痊愈出院患者都在40人左右。”内科主任张明义介绍,为满足青龙街道及周边群众就医需求,医院病床加至280张,全院医护三班倒日均工作12小时以上,目前已治愈出院患者上千人。

在医院药械储备仓库,记者看到,各类药物陈列有序,布洛芬片、美林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等退烧镇痛抗感染类药物较为充足。“我们目前储备的常规药物足够使用2个月,哪怕出现缺口,也能及时从平台补充。”医院有关负责人杨大伟说的平台,是省药械集中采购平台,药物当天下单最快次日就能送达医院,如有患者特需危急用药,还能专人专送,当天即达。

“全力保障群众看病就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各医疗机构都在尽最大努力收治患者,竭力满足群众就医需要。”新区社会事务局负责人表示,将把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盯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的特征与关键,瞄准春节将至人流量增加时的重点人群重点工作,全力以赴做好“保健康、防重症”有关工作。

基层一线:防治同步推进 形成工作合力

“来,婆婆,您有哪里不舒服?体温是有些偏高,我先给您测一下血氧。”1月6日一早,在位于视高街道清水铺社区的鱼塘村卫生室,社区医生李华东正忙着接待前来看病的病人。他先用测温枪为74岁的王俊如老人测额温,又用水银体温计确认温度,待指夹式血氧仪提示老人血氧饱和度指标正常后,又通过手中的重点人群台账确认老人基础病史,做好记录,为老人开出对症药物,并仔细叮嘱用药注意事项。

“我们这里血氧仪、氧疗设备、雾化治疗设备都齐全,是近期专门配备发放过来的,能第一时间对呼吸困难的患者进行治疗。而这本重点人群台账多亏了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一户一户走访,统计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严重基础疾病患者等数据,记录了他们的住址、联系方式和身体基本情况。”李华东说,目前卫生室运转平稳,每天早7时开始接诊,下午如有空闲,还会通过微信或电话回访患者,及时掌握患者病程进展。

1月4日以来,新区依托基层走访统计结果,面向重点人群,发放装有抗原检测试纸、体温计、N95口罩、医用口罩、免洗手消毒液以及退烧、止咳相应药物的“防疫健康包”。发放过程中,还有医护人员随行上门,用专业设备为对象进行基本体检,进一步完善台账内容。而随“防疫健康包”发放的,还有一张健康服务明白卡,上面填写有社区网格员与家庭医生的多种联系方式,关爱对象只要身体出现异常就可拨打电话,由一名街道(镇)医院医生、两名护士、一名村(社区)医生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可24小时上门提供医疗援助服务。

从管委会到街道(镇),从社会事务局到各级医疗机构,再向村(社区)、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延伸,一条条切实举措的落实,如同一条条坚韧的线索,持续织密新区群众“健康网”。记者从新区社会事务局了解到,目前已向新区84个村(社区)卫生室投放321余套指夹式血氧仪等设备,实现了全覆盖,对重症和重点人群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极为有利。同时通过统筹街道(镇)力量,一二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重症患者会诊转运机制和分片区联络员机制也已建立完成,正在不断完善,确保需要转诊的重症、危重症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及时转运和科学救治。

深化合作:线上线下并行 提升救治水平

“患者核酸检测结果确诊新冠感染,吸入纯氧时血氧饱和度仍不足90%,有呼吸衰竭征兆,CT显示双肺炎症较重,还存在积液和不明病灶。”1月6日,眉山天府新区清水医院住院内科主任医师贾志林介绍,今年83岁的患者杨述花年事已高,免疫功能衰退,且经5日对症治疗后病情还在恶化,情况相当危险。

当天,经新区管委会与西南医科大学联系,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时启动该院远程重症MDT流程,由呼吸内科李玉英教授、麻醉科刘力教授、重症医学科姜启栋医生共同组成多学科专家团队,为患者进行远程会诊。

通过详细听取病史介绍、查看患者病历与CT结果,专家团队依据更专业的知识、更丰富的临床经验,给出了具体救治方向,调整了原有救治方案。清水医院医护仔细做好会诊记录,在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的同时,提出在救治新冠感染患者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从专家答复中汲取宝贵经验。

而在今年以来,应新区管委会联系邀请,刘力教授还率领西南医科大学新冠重症救治专家团队,先后莅临视高医院、清水医院、青龙医院、龙马医院指导新区新冠感染患者救治工作。每到一处都认真查看重症患者病情,提出诊疗指导建议,并集中为基层医护人员现场授课,一方面为患者生命安全多上一重保险,一方面提升新区医护新冠感染救治水平。

去年3月11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正式签约落户新区,双方先后就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多次进行深入洽谈。目前医院主体工程已全面完成,正在实施装修施工,将力争于今年6月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全力保障新区群众看病就医,让群众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是我们与西南医科大学开展密切合作的初衷。接下来我们还会加强对接,为新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建成投用后,还将进一步深化双方合作,通过建立完善线上线下MDT机制、定期组织基层医护跟班培训等一系列举措,在协力打造集约化、智慧型、人性化绿色医院的同时,不断提升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救治能力,全力以赴守护新区广大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