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达州市达川区:救助审核时间压缩到15个工作日

发布时间:2023-01-18 14:33:5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衣食冷暖,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是党和政府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工作。达川区进一步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解决审核确认程序复杂、时间过长和群众办事不便利等问题,切实增强困难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65岁的刘福金和老伴、孙子住在罐子镇碉楼村,由于工作原因,十多年前就刘福金就染上了尘肺病,加之其年岁已高,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在接到刘福金今年提交的低保申请后,辖区工作人员上门对他家里的情况进行调查核对。

达川区罐子镇碉楼村村民 刘福金:以前从办从开始要一两个月,现在只要10多天就能拿到钱了。

除此之外,达川区还调整了民主评议的适用范围,对公示无异议的救助申请家庭,不再进行民主评议。碉楼村村民陈廷伟在七年前患上了帕金森,行动不便,没有劳动能力,靠着老伴冯大姐在村里做保洁维持着家庭生活。村干部吴桂峰再次来到陈廷伟家中,对其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变化情况进行定期复核。

达川区罐子镇碉楼村党总支书记 吴桂峰:针对这类特殊困难的群众,由我们村上的干部上门了解情况后帮他们申请低保,同时也省去了村小组的评议环节,为的是更快地把低保金发到群众手里。

去年开始,达川区依照“谁受理、谁调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制定区级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责任清单,按照“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证明”的要求,进一步简化审核确认流程,取消了可以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查询的相关证明材料,群众申请低保、特困供养等只需提交身份证明和《社会救助申请及授权书》即可,不仅下放了审批权限,提升了救助对象认定的时效性和精准度,还真正实现了办理救助“只跑一次腿”。

达川区罐子镇民政办负责人 何玲:辖区的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直接到我们便民服务中心来,就不需要再跑其他任何部门去办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降低办理门槛、精简办理材料、简化办理环节、推进平台应用、加强动态管理、强化综合监管”,这是达州市达川区深化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的缩影。从去年9月开始,达川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扩大乡镇(街道)服务管理权限,增加乡镇(街道)社会救助服务供给,全面提升基层社会救助服务水平。截至今年11月,全区乡镇(街道)审核确认纳入城乡低保1893人、特困356人,动态取消城乡低保1624人、特困342人,无一“错保”“漏保”现象发生。

达川区民政局局长 李义贞: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下放至乡镇(街道)后,我们按照新增救助对象30%的比例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就按照规定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不仅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还大幅压减了审批时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推动建立更加统筹有效、梯度有序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为困难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水平适度、规范透明、饱含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精准送达到困难群众手中。

责任编辑:郭远乐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