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2023年,西昌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赛道上“狂飙”

发布时间:2023-03-22 10:24:04 推广 来源:凉山日报

春节期间,西昌各大工业园区内的许多企业不停工、不停产。赖世怀 摄

开局精彩,全年出彩。今年开年以来,西昌市以文旅开路,掀起经济复苏“狂飙”热潮,600年建昌古城、1300多年唐朝遗址扩建的唐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邛泸景区人潮涌动……吸引了众多游客,持续激发西昌暖冬消费活力。

2022年底,西昌市出台扎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打出促消费组合拳,成效喜人。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14亿元,同比增长5%,比全国、全省分别高出2个、2.1个百分点,实现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位列全国第92位、位居全省第一。

3月19日,西昌市2023年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2248名代表齐聚一堂,专题研究经济。展望2023年,西昌将继续推行奖励支持扶持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量身定做政策

激励奖补从5000元到1000万元

近期,国家、省、州出台了系列激励支持政策,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新一轮政策“窗口期”已经开启。为帮助本地企业发展,西昌量身定做系列奖励支持扶持的“硬核”政策措施,激励广大企业、服务业、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在未来竞争中赢得先机、抢得主动、塑造优势。

大会喊响叫明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的鲜明导向,提出“真金白银奖补、真情实意交友、真拼实干建功”,把拼经济搞建设摆在优先位置。市委市政府将高效落实好各项惠企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制定出台的《西昌市关于支持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若干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省州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西昌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西昌市支持服务业发展奖补措施(试行)》《西昌市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方案》《西昌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政策,明确指出,首次升规入统企业、高新技术工业企业资质有效期内整体迁入西昌、建筑业企业、房地产市场、服务业企业及个体工商业户等达到规定目标,分别有5000元到1000万元的奖励补助资金。

为加快打造省级人才工作先行区,对标省内同类地区,按20%比例全面上浮各项人才奖补标准,市级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每年2000万元基础上,保持年均5%的增长。对引进的各行业领域一流顶尖人才,给予最高60至500万元的专项补贴,同时5年内给予每人每月最高1.5万元的生活补贴;支持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企业引进“高精尖缺”人才,最高可获三年薪酬总额的30%奖励;对在昌各类企业引进人才分别给予每人2至60万元的安家补助。

市委市政府将竭尽全力帮助提高企业引才用才,持续营造有助于企业成长壮大的良好人才环境。建成300余套“拎包入住”人才公寓,规划新建2200套租售并举人才小区;开通“绿色通道”为人才落实好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关键小事”,让服务无时不在、无微不至。

释放企业活力

展现“西昌作为”

展望未来,西昌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把激励各类企业、释放企业活力摆在优先位置,落实相关工作,西昌已经开始布局,主动展现“西昌作为”。

各市属国有企业要明确目标定位,围绕市委产业强市战略,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稳投资、促增长上的重要作用,加大国有资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领域的项目投资力度,切实用好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放大国有资本效能,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

找准发展路径,市国资公司紧扣经营城市资源、融通社会资金、投资城市建设等,打造城市建设投资、融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公司,擦亮AA+大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品牌,特别是要扛起新区建设大旗,高质量高水平推进高铁新城如期成型成城。市产投集团要聚焦园区开发、产业发展、产业投资、乡村振兴,以市场化方式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市政公用服务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参与各类园区和新兴产业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开发和运营,特别是要依托钒钛园区平台,增强园区企业互联互动,以“链长制”思维推动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市文旅集团要着力开展城乡旅游基础设施投融资、旅游景点经营性项目投资建设,推动旅游、文化、体育等资源的整合开发,引导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体育健身、文化演艺等新兴产业,特别是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有机更新(二期)项目全过程管理,确保如期精彩呈现。

要聚焦钛白粉、海绵钛、钒液态电池、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创新投资总部经济、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引领带动重大产业项目落地。积极在矿产资源开发、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现代物流、商业地产、教育医疗、文化康养、总部基地、城市综合运营等领域,统筹布局深耕拓展,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创新特色的综合产业集团,不断增强市属国有企业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有效推动全市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要着力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增强百倍信心谋发展,正确把握形势促跨越,精准把握方向寻商机。市委市政府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毫不含糊地支持西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坚决落实一揽子惠企纾困政策,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降成本、融资金、拓市场、引人才、增效益,引导民间投资向新基建、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领域发展,着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后劲。

着力培优营商环境

打造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硅谷

近年来,西昌充分发挥极核引领作用,按照市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创新驱动”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文化旅游提升年、新区建设突破年、产业发展攻坚年“三大主题年行动”,全面做好“五件年度大事”,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基础,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确保新时代新征程西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好的成绩。

正抓紧建设凉山州科教园区暨医学类服务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9000人使用。资料图

全市上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州委部署要求,自觉担起首位责任,全面增强极核引领,不断强化辐射带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惠民生、保安全,奋力实现全国百强县争先进位,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凉山新篇章贡献西昌力量。

以强烈的历史担当把握住西昌经济发展大势,围绕省委“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总思路和州委“首位责任、极核引领”要求,深入落实“产业发展攻坚年、新区建设突破年、文化旅游提升年”三大主题年行动,做实做好“县域经济百强县争先进位、高铁新城建设基本成型、农村土坯房(大砖房)改造攻坚、安宁河流域同城化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五件年度大事,聚力推动以20个重点攻坚项目为代表的重大项目建设。

——主动送政策上门。按照省州有关要求全面清理和废止阻碍民营经济参与公平竞争的各项政策规定,大力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和涉企违规收费整治专项行动;对各级惠企政策,涉企服务主管部门进行科学拆分和归集解读,把干货列出来让人看得懂、易知晓,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精准递送到企业手上,健全惠企政策兑现机制,确保各项惠企政策应享尽享、应兑快兑,全力推动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

——主动送保障进门。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报件即报即审、并联审批、集中审批,用好市领导包联企业(项目)机制,持续召开企业家早餐会和银政企对接会,畅通服务企业“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绿色通道”,主动协调解决土地、水电、资金、人才等方面“急难愁盼”的问题,杜绝“呼叫转移”、做到“有呼必应”,实打实地呵护好、服务好企业。

——无事不扰不敲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给企业罩上“金钟罩”,让企业安安心心抓生产、抓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坚决整治乱作为、乱摊派、乱收费和吃拿卡要,坚决斩断那些胡乱伸向企业的手,坚决制止对企业一切不必要的检查、督查和考核,不给企业添麻烦、增负担,让企业家真正做到聚精会神谋发展、专心致志办企业。

着力培优最佳营商环境,锚定打造全国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最大限度激发企业活力和市场吸引力,把西昌打造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投资兴业热土,打造成集聚资本、项目、人才、技术的硅谷。(记者 张崇宁)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