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通讯员杨川)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对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达州市达川区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被表彰为先进单位。
近年来,达川区林业开发与保护中心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林长制为抓手,围绕开发与保护职能,聚焦“资源保量、绿色提质、产业增效”目标,狠抓生态修复、资源保护、园区建设、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山川变绿、生态变优、群众增收,为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大力推进生态建设,绿色总量持续提升。近五年,累计完成营造林28.976万亩、义务植树1000余万株,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64万亩,有效管护国有林6.12万亩和集体公益林34.9万亩,全区森林面积达到125.22万亩,林地保有量97.6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37.5%,森林蓄积达到487.4万立方米,作为主力军助力达州市成功创建了“国家森林城市”。
全面加强资源保护,生态屏障更加坚实。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落实区、乡(镇、街道)、村三级林长1374人;严格执行林木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严格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实行“占一还一”;扎实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森林防灭火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国务院和省督导组高度肯定,保持了连续26年无较大以上森林火灾的良好记录;切实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有效维护了林业生态生态安全。
突出抓好开发利用,生态红利不断释放。近五年累计完成林业产业基地建设35万亩,其中发展油茶0.6万亩、青花椒20万亩、乌梅11万亩;达梅一号(乌梅)、达林一号(油茶)双双通过省级良种审定,建成川东北乌梅良种繁育中心,雷音铺国有林场被确定为省级十个之一、川东唯一的油茶保障性苗圃建设单位、油茶良种基地;达川银杏现代林业园区被纳入省级培育名单,正向四川省三星级现代林业园区冲刺;国家储备林建设获得省级批复,拟授信28亿;2022年全区林业总产值达到31.2 亿元,农民从林业上获得人均收入2700元,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
责任编辑:刘世彬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