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信访局开展“四个三”举措推进信访系统“千名信访干部进万家”活动

发布时间:2023-11-28 11:28:41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为全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全心全意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进一步把全市信访系统“倾心为民解难事、争做群众贴心人”活动引向深入,按照中央、省、市、区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要求。近日,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信访局开展“四个三”举措,深入推进信访系统“千名信访干部进万家”活动。

开展“三问”: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把走访调研作为一个重要任务,开展“三问”活动,进村(社区)入户与群众开展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基层群众存在的困难、问题、期待、要求。

问需于民。立足信访主责主业,以问题、目标、诉求为导向,瞄准群众最为迫切的需求、最想解决的问题,抓纲带目、找准“痛难堵”,广开言路、深入调研。采取“随机恳谈”“专题恳谈”“集中恳谈”的形式,倾听群众的心里话,将普遍存在的难题找出来,把突出矛盾的深层原因挖出来,切实解决一些民生问题、信访矛盾。针对个别地方政府公信力不高,信访事项受理不及时、办理质效不高、处理意见难执行而导致信访问题高发频发、扭访扭登、反复反弹甚至违法上访等现象开展不少于2周时间调查研究,下大力破解影响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问计于民。重点围绕基层群众关心的就业、优待、医疗、养老等领域民生问题,政策法规落实以及权益维护等重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摸实情、听民声、找对策,充分了解群众急难愁盼,对群众反映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制定为民惠民政策举措,积极协调解决。围绕发展所需、基层所盼,听取关于如何更好地推动工作重心下移、强化政策落实、提升服务质效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听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改进干部作风、提升本领能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好建议好点子,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提升服务效能提供支撑保障。

问效于民。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信访工作成效标尺,量化细化信访处置环节管理机制,建立健全长期与短期结合、共性与个性结合、数量与质量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时反馈评价结果、预警修正存在问题。按照“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要求,加大督查指导力度,对办结案件进行常规日常巡查,对部分办结件、未办结案件进行重点核查督办,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员,明确办结措施和办结期限,确保及时受理率为100%、按期答复率为100%,群众参评率不低于95%,参评件满意度不低于98%。

做好“三送”: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切实发挥信访工作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政治工作优势,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用心用情为民排忧解难。

送政策释民惑。采取送法下乡、上门宣传、开设讲座、现身说法等方式,广泛开展党的二十大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信访工作条例》等法规解读,把思想工作做到广大群众身边,帮助群众学法、懂法、守法,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学会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努力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信访法治氛围。

送温暖聚民心。要通过深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在就业、就医、就学、住房、行路、饮水、增收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重点帮助困难群众、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特殊人群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吃得饱、穿得暖,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送服务解民难。要为群众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政策、市场、就业创业等方面的服务,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经济和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增强群众增收致富的“造血”功能。要认真做好基层矛盾纠纷和不稳定、不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化解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以及劳动、社保、环境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诉求合理的要解决到位,诉求不合理的要解释到位,确实有困难的要帮扶到位,重点信访对象要稳控到位。

注重“三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亲情家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亲情家访等方式,切实掌握基层群众急难愁盼和具体诉求情况,更好发挥信访部门“减压阀”、“稳压器”作用,不断夯实信访源头治理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

专题接访化民怨。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开展一次突出问题专题接访活动,对具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深入分析研究,提出改进工作、完善相关政策的措施。特别是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制定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信访问题,要通过专题接访研究解决。对涉及面广的信访问题,应组织有关部门联合接访。

带案下访解民忧。要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信访事项,深入到问题发生地进行现场接访。要组织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实地调研、座谈走访,核实了解相关情况,认真剖析问题症结,确定化解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对矛盾突出和化解难度大的地方,应采取驻点的方法广泛深入地听取意见,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亲情家访听民情。要把转变机关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提高工作效能与关注民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实际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紧密结合起来,定期下基层,进村(社区)入户,特别是对有特殊生活困难的、行动不便的上访群众,要进行面对面接访、交流,为其排忧解难。对一时不能解决的信访问题,要在生活上关心帮助,包保工作到位、亲情感化到位。下级难以解决、需要上一级协调解决的信访问题,领导干部要作为下基层接访、包案重点,亲自接访、亲自协调、一抓到底,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推进“三解”:化解突出问题、化解信访积案、化解越级走访。认真践行“为民解难、为党分忧”政治责任,充分发挥信访部门推动协调和督促指导等作用,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活动期间,区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街道)信访工作分管领导和信访机构负责人及专兼职信访干部每人至少带案2件到基层推动化解,村(社区)人员坚持矛盾纠纷即诉即接、即接即办、事不过夜。到活动结束时,力争实现全区信访积案清仓、新增事项百分之百化解、重复信访下降15%的目标。

化解难点和热点信访突出问题。要把城乡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尤其是涉众型利益群体问题作为约访、下访和家访的重点,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接访,在解决个案的同时,注重从政策层面研究成批解决的措施和办法,推动问题及时就地解决,避免矛盾积累和上交。

化解长期积累、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要对本地本部门本系统时间跨度长、处理难度大,案情复杂、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实行“三本台账”销号管理,尤其是对国家信访局和省、市、区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交办的信访积案,领导干部要主动约访、下访、家访、包案,以息诉息访为目标,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综合施策,千方百计化解。

化解到市、去省、进京访问题。对发生到市大规模集体访、去省进京集体访或个访的,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包案接访、研究化解措施。针对上访反映的问题,深入分析案情,逐一梳理甄别,不断强化措施,落实相关责任,推动事要解决,切实把人员稳控在当地,确保人员不倒流、矛盾不上行。

 

责任编辑:刘世彬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