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黄磊刚 报道 通讯员廖培金)11月7日,中国特色慈善理论与实践——慈善城市发展研究暨第三届慈善法律与政策研究年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由广州市公益慈善联合会主办,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益慈善学院、广州市社会创新中心、浙江工业大法学院福利与法治研究中心(慈善法研究中心)协办。
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人大、广州市司法局有关负责同志,深圳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中国银监会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部原主任高传捷、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晓青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慈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慈善社会组织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活动。会上还为全国首个在学院内设立的集公益慈善教学、展示、活动于一体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岭南公益慈善楼”揭牌。
据悉,2016年《慈善法》实施以来,广州市以深化“慈善为民”为宗旨、创建“慈善之城”为抓手,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律和政策文件,目前,《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正在送审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出台;制订出台《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广州市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慈善之城”行动的意见》《广州市慈善信托备案管理指引》《广州市慈善募捐行政执法工作指引》等配套文件18份。二是依法做好慈善组织登记培育工作,印发《广州市慈善组织申请取得公开募捐资格办事指南》《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开展慈善组织登记认定工作的通知》《广州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基地管理办法》《广州市民政局关于加快开展慈善组织等级评估工作的通知》等。三是全面加强慈善活动监督管理,连续三年开展“慈善之城·尽善净行”活动、“清风促善行”执法检查以及广州慈善“公众开放日”活动,发布全国首个《广州市慈善组织监督审计指引》,制订慈善组织透明度评价体系,制定社区慈善基金、捐赠站点管理试行办法,对设立运作、公开募捐、捐赠款物使用等予以规范,坚决查处违规慈善活动,对网络公司违规慈善活动进行查处,对非法基金会负责人进行约谈处理,对某企业违规义卖活动及时制止整改。
今年8月,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座谈会在广州召开,会上成立了慈善城市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组建了慈善城市创建和研究的人才专家库,制订了《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2019-2020年工作计划》。为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制度”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慈善城市研究基地运作机制优势,汇聚高校、学者、慈善组织、金融等多方资源举行学术研讨年会,结合慈善法律与政策研究,共享各地的发展经验,为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解难题、办实事,并积极发挥慈善城市发展研究基地运作机制优势,加快推进城市慈善事业发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秘书长张晓青的致辞中表示,广州的慈善事业发展体现了内敛、务实、创新、包容、开放等特点。创建慈善城市应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慈善理论的研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寻根溯源,探索构建中国特色慈善理论体系;二是守正创新,总结慈善事业经验模型;三是凝心聚力,助力慈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四是坚持不懈,中国城市慈善、慈善法律法规的研究深入推进。
上午的专家发言围绕“慈善法制地方实践”为展开,就各地在实施《慈善法》规定中产生的现实问题以及解决经验,专家学者以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的数据统计标准研究、慈善地方立法、《慈善法》的实施困境等角度做了充分的阐述,全面展示了慈善法治发展现状,是具有挑战性,同时也是慈善事业长久规范发展的基础。
下午的专家发言首先以慈善创新为话题,专家学者们将成果和研究进行了分享,从慈善金融创新发展的现状和政策、大数据视野下的慈善组织透明度与公信力、社区基金会创新发展等领域生动的阐述了金融资本财富价值与慈善公益的社会价值融合,影响和带动更多个人履行社会责任,参与慈善事业。
接下来专家们主要探讨慈善如何参与社会治理。专家学者们同样是通过大量的研究分享,论述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是善于联结各界力量,在实践当中使得慈善效用最大化,确保慈善发展可持续性。
责任编辑:孔梓青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