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郭远乐 报道)2010年以来,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综合施策积极推动棚户区改造工作,共实施棚改项目24个,已改造13970套,极大改善了达州市通川区人居环境,提升了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领导重视强力助推。实施棚户区改造当作是改变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全区棚户区改造,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的区属棚户区改造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征收、规划编制、资金筹集、安置房建设统筹、信访维稳组、督查协调、和违法违纪处置等9个工作组。
二是细致扎实调查摸底。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表格调查、入户登记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对棚改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工作,弄清了企业、居民住房建筑占地、建筑面积、土地属性、居民改造愿望等基础情况,为科学制定征收方案,全面实施棚改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是耐心厚重宣传引导。通过召开院坝会、入户走访、现场动员、座谈讨论、张贴公告、发放资料,制作标语,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参与政策宣讲等方式深入宣传棚改政策和意义,道明利弊,赢得群众的理解、支持,降低了群众的逾期值。
四是热情饱满筹措资金。主动包装棚改项目,积极向上汇报争取,多方筹措资金。截止目前,累计向上争取棚改配套资金74865万元,城镇保障性工程专项资金47358万元,向国家政策银行融资贷款、发行债券572600万元,为改区棚户区改造快速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是科学合理制定方案。鉴于棚改工作系统性、重要性,区委、区府多次召开棚改工作例会,专题研讨棚改工作。结合市府专题讨论会精神,通过广泛走访、调查研究、多方论证,尊重民意,综合参考周边市场房价,找准“契合点”,制定了科学合理具可操作的房屋征收补偿方案。
六是群众主体民主推进。一是主体能动。坚持将改造主动权交由群众,由群众自发成立了自改委员会,建立QQ群,带头开展群众工作,争取群众理解支持。二是全程参与。方案制定时反映群众呼声,合理建议补偿标准,修正方案漏洞。三是示范带动。带头签订协议,实现了“先签带后签、多数带少数”的签约格局,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棚改积极性。
七是灵活人性合理安置。应居民要求,积极搭建购房平台,集中团购,引导房产企业让利于民,去除库存商品房;对拆迁为非刚需住房的居民,引导其选择货币化安置方式;对确有故土情节的拆迁居民,组织集中配建安置房或向开发商回购商品房作为安置房。
八是持续坚持跟踪督导。始终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实行“四会”调度促进工作推进,季度召开棚改领导小组会,每周召开棚改办公会,适时召开指挥部和指挥部办公室会议,及时调度棚改工作重点、难点工作,快速推进全区棚改工作;市、区多次对保障性安居工程、民生工程进行检查和督导,现场调研和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工作难题,为推进棚改项目有力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社会纵横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